DB1304/ T409 —2022
1 ICS
DB1304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 T409 —2022
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2022-12-29发布 2022-12-30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 T409 —2022
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桃晟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涉县擎阳种业有限公司、涉县农业技术推广
中心、国营涉县原种场、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立娟、丁丽、贾和田、赵敏、鲁雪林、王海飞、江宏亮、贺献林。
DB1304/ T409 —2022
2 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原种的采集与种子繁育、选地
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初加工。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中南部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13/T 1530 用是必不可少蒲公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生产
是指在优良生态环境内、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
优质农产品生产。
3.2 药食两用
药食两用是指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当做药材治病的食物。“药食同源”的思想起
源于唐朝,唐朝时期地《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
古代的药食同源思想。
3.3 食用蒲公英
食用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mongolicum Hand.-Mazz. 的鲜叶或加工为茶的叶片、根。
3.4 药用蒲公英
为菊科植物蒲公英 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 、碱地蒲公英 Tara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DB1304/ T409 —2022
3 4 环境条件
4.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2灌溉水
灌溉水达到 GB5084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4.3土壤
土壤质量达到 GB15618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
5 原种的采集与种子繁育
5.1 采集原种
每年4月初,从不同地方选择确定至少三个以上的长势旺、无病虫害的蒲公英地块,到 5月中旬
进行采种。
5.2 种子繁育
将从不同地方选种田采集的蒲公英种子或从不同地方采集的野生种子,进行混合种植,到第二年的
5月从混合种植的蒲公英田间采收优良种子,用于生产。混合种植的蒲公英繁种田可以连续三年采种,
用于生产。
6 选地整地施肥
6.1 选地
选择土层在 30cm以上、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向阳、地势平坦的砂质壤土。前茬作物以禾本科作
物或蔬菜为宜。
6.2 施肥
播前耕地, 深翻 25 cm~30 cm, 耙耢均匀。 结合耕地, 每亩施腐质有机肥 2000 kg, 氮磷钾 ( 15-15-15)
综合含量超过 45%的复合肥 15kg~20kg。
6.3 整地
施好肥的地整成 3m左右的灌溉畦,浇足底墒水。
7 播种
7.1 种子选择
色泽光丽,健康的种子;千粒重 >0.6g,净度>95%,发芽率 >75%、贮存时间 <1年。
7.2 种子处理
蒲公英种子和草木灰混拌均匀(草木灰与种子比例 1:3),边拌边向草木灰上喷水,一般每 10kg
草木灰喷水 3kg,然后堆放 3到5天,堆放期间要每天翻堆两次,保持堆温 18~20℃,不得高于 22℃。
当少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直接播种。
DB1304/ T409 —2022
4 7.3 露地播种
7.3.1春播
地温稳定在 10℃以上,河北省中南部适宜春播时间为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7.3.2秋播
处暑以后 (8月下旬 ) 开沟条播。
7.3.1.播种方法。
a)大地块采用拖拉机带播种机机械播种,每亩地用种 2~3kg种子,播种深度为 0.5cm左右;
b)小地块采用人手推车播种,每亩用种 2kg左右;
c)也可采用人手工撒播,每亩用种 3kg,种子播下后,用齿耙或扫把轻轻覆土,再轻度镇压,然后
喷灌或小水漫灌。
7.4.育苗移栽
7.4.1育苗
利用温室或露地,做畦 1.2m左右,蒲公英种子置于 45℃温水中,搅拌至水凉后,再浸泡 8小时,
捞出种子包于湿布内,在 18~20℃下催芽, 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均匀撒入,用铁耙将
地表耙平,保持土壤湿润。
7.4.2移栽
当幼苗高 10cm或3~4叶时,即可移到大田,按行距 25cm、株距5cm进行定植,栽后立即浇水。
7.5.根段繁殖
6 月上旬~8 月下旬挖取蒲公英主根,切成 2cm~4cm的小段,栽植行距 20cm,在备好的畦面上开
4cm 深的沟,将根段植入沟内,头尾相连,覆土、稍压实浇水。
8 田间管理
8.1 查苗与补苗
蒲公英一般在 4~7天达到齐苗,遇缺苗时及时移栽补苗。
8.2 中耕除草
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浅锄,以后每 10~15天中耕除草 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及时拔除大
草。出苗后第 2年起,蒲公英返青后及时除草,封垄后不再中耕,及时拔除田间大草。
8.3 水肥管理
苗长到8~10cm左右追肥,每亩追尿素 10~15kg左右,追肥后及时浇水。一般播种后 70天左右,
蒲公英长到 40cm左右收获第一茬蒲公英叶子,不同地区及不同地理条件,收获的次数可能不一样,一
般无霜期在 230天以上,全年可收 4~5次,第一次收获结束后,基本一个月收 1次(以日平均温度在
27°左右为基础)。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防治为基础,辅以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在必须施用化学农药时,选用
符合GB/T 8321 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使用最小有效剂量,以降低农药残留。
DB1304/ T409 —2022
5 9.2防治对象
偶有叶枯病、白粉病、褐斑病发生。
9.3防治方法
在6月下旬到 7月上旬,此时正是蒲公英第二茬旺盛生长时期,一般此时蒲公英第二茬叶子达到
20cm左右,由于气温快速升高,导致病菌萌发危害叶片。田间管理发现点片发生时,及时割除发病田
地上部,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并及时大水浇灌,促进下茬快速生长,通过调节收获时期和农业措
施,可有效抑制病害发生。
10 采收与初加工
10.1采收
10.1.1食用蒲公英叶
食用蒲公英的叶片采收,当蒲公英长到 20cm左右收获,采用人工收割或者机器收割,以地块大小
为标准,收割时从茎基部刈割,留地上部分 1cm为宜。以后每月可刈割一次,每年可收获 4-5次。
10.1.2食用蒲公英花
食用蒲公英花,于春季 4-5月盛花时将花蕾采收。
10.1.3食用蒲公英根
食用蒲公英根,种植二年后的蒲公英,于第二年秋后 10月下旬至 11月,割去地上部叶片后,采挖地下
根部。
10.1.4药用蒲公英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全草。
10.2初加工
10.2.1食用蒲公英叶
采收后的蒲公英鲜食叶,经清洗、沥干水分,预冷、包装。
10.2.2茶用蒲公英叶
采收后清洗、沥干水分之后, 350℃左右蒸汽高温杀青,经揉捻、炒制、塑型、烘干、筛选、除尘、
打包。
10.2.3茶用蒲公英花
采后晒干或在 35-55℃烘干,打包。
10.2.4茶用蒲公英根
35-55℃低温翻炒,当水分降至 50%以下时加入麦麸继续翻炒提香,过筛、打包。
DB1304-T 409-2022 药食两用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邯郸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30 17:30:0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