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实践指南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已申请美国国会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国际标准书号 (ISBN):978-1-62825-421-1 出版商: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14 Campus Boulevard Newtown Square, Pennsylvania 19073-3299 USA 电话:+1 610-356-4600 传真:+1 610-356-4647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网址:www.PMI.org © 2017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Inc. 保留所有权利。 项目管理协会的内容受美国知识产权法的版权保护,该法律已获得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如需再版或翻印项目管 理协会的内容,必须获得我们的许可。有关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www.pmi.org/permissions。 如需下订单或了解价格信息,请联系独立出版商集团: Independent Publishers Group Order Department 814 North Franklin Street Chicago, IL 60610 USA 电话:+1 800-888-4741 传真:+1 312- 337-5985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仅供下订单) 其他查询敬请联系项目管理协会书籍服务中心。 PMI Book Service Center P.O.Box 932683, Atlanta, GA 31193-2683 USA 电话:1-866-276-4764(美国或加拿大)或 +1-770-280-4129(全球其他地区) 传真:+1-770-280-4113 电子邮件:
[email protected] 美国印制未经出版商的事先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以任何手段(电子、人工、复印、记录),或通过其 他任何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复制或传播本手册的任何部分。 本手册使用的纸张符合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颁布的《耐久纸张标准》 (Z39.48—1984) 要求。 PMI、PMI 标识、PMBOK、OPM3、PMP、CAPM、PgMP、PfMP、PMI-RMP、PMI-SP、PMI-ACP、PMI-PBA、“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项目管理期刊》)”、“PM NETWORK(项目管理网络)”、“PMI TODAY(今日项目管理 协会)”、“PULSE OF THE PROFESSION(职业脉搏)”以及“MAKING PROJECT MANAGEMENT INDISPENSABLE FOR BUSINESS RESULTS(使项目管理成为经营业绩不可或缺的条件)”口号均为项目管理协会有限公司的商标。 如需了解详细 的项目管理协会商标清单,请联系项目管理协会法务部。本手册中出现的所有其他商标、服务标识、商品名 称、商品外观、产品名称和标识均为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本手册未明确授予的任何权利均予以保留。 SAFe 为 Scaled Agile, Inc. 公司的注册商标。 敏捷联盟和敏捷联盟标识均为敏捷联盟的商标。 本实践指南由敏捷联盟®合作提供资金,并与敏捷联盟®成员合作编写。敏捷联盟®并未背书任何敏捷方法或证书。 10 9 8 7 6 5 4 3 2 1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声明 作为项目管理协会(PMI)的标准和指南,本指南是通过相关人员的自愿参与和共同协商而开发 的。其开发过程汇集了一批志愿者,并广泛收集了对本指南内容感兴趣的人士的观点。PMI管理该开 发过程并制定规则以促进协商的公平性,但并没有直接参与写作,也没有独立测试、评估或核实本 指南所含任何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本指南所含任何判断的有效性。 因本指南或对本指南的应用或依赖而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任何人身伤害、财产或其他损失,PMI不承 担任何责任,无论特殊、间接、因果还是补偿性的责任。PMI不明示或暗示地保证或担保本指南所含 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保证本指南所含信息能满足你的特殊目的或需要。PMI不为任何使用本 标准或指南的制造商或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担保。 PMI出版和发行本指南,既不代表向任何个人或团体提供专业或其他服务,也不为任何个人或团体 履行对他人的任何义务。在处理任何具体情况时,本指南的使用者都应依据自身的独立判断,或在 必要时向资深专业人士寻求建议。与本指南议题相关的信息或标准亦可从其他途径获得。 读者可以从这些途径获取本指南未包含的观点或信息。PMI无权也不会监督或强迫他人遵循本指南 的内容,不会为安全或健康原因对产品、设计或安装进行认证、测试或检查。本指南中关于符合健 康或安全要求的任何证明或声明,都不是PMI做出的,而应由认证者或声明者承担全部责任。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序言 项目管理协会和敏捷联盟® 特许编写本实践指南,目的是在社区内建立对敏捷方法的更深入的理 解。本实践指南的愿景是:为项目团队提供相关工具、针对不同情境的指导方针以及对目前敏捷 技术和方法的理解,以获得更好的项目成果。 在软件开发之外的各行各业中,不同项目团队都在使用敏捷方法。我们两个组织都认识到,在将产 品和可交付成果推向市场时,敏捷方法的发展要求我们需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开放的思维和灵活运 用的愿望。此外,我们两个组织还认识到,实现成功交付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存在大量工具、技术 和框架;为达成期望的成果,各团队可选择适合其项目和组织文化的不同方法和实践。 《敏捷实践指南》核心委员会的成员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并且使用不同的方法。有些委员会成员身 为顾问,有些则在组织内工作。他们都已经在工作中使用敏捷方法很多年。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 ************************************ PMI Member benefit licensed to: Wen Li - 4877413. Not for distribution, sale, or reproduction. 目录 1. 引论............................................................................................................................................ 1 2. 敏捷概述.................................................................................................................................... 7 2.1 可确定的工作与高度不确定的工作............................................................................. 7 2.2《敏捷宣言》及思维模式............................................................................................... 8 2.3 精益与看板方法............................................................................................................ 12 2.4 不确定性、风险和生命周期选择............................................................................... 13 3. 生命周期选择......................................................................................................................... 17 3.1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18 3.1.1 预测型生命周期的特征................................................................................... 2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