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435—2014 杨桃栽培技术规范 2014 - 05 - 21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8 - 21 实施 发 布 DB35/T 1435—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泽煌、张玮玲、刘韬、钟秋珍、林武、阮传清、廖汝玉、林来金、张明理。 I DB35/T 1435—2014 杨桃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杨桃建园、育苗、栽植、果园管理、自然灾害防控、病虫害防治、采收与采后处理要 求。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南部地区杨桃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023-2002 无公害食品 热带水果产地环境条件 3 建园 3.1 园地选择 3.1.1 气候与立地条件 杨桃适宜在闽南低海拔地区种植。年平均气温22 ℃以上、极端低温2 ℃以上。建园时应选择交通 便利、坡度在25°以下、土层深厚、土壤pH值5.0~6.5、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的丘陵园地。 3.1.2 土壤与空气质量 土壤条件和空气质量需符合NY 5023-2002的规定。 3.2 3.2.1 建园 小区划分 2 2 小区以长方形为宜,面积一般2.0 hm ~3.5 hm ,按地形将几个小区组成一个作业区,作业区面积 2 2 为6.5 hm ~13.0 hm 左右。 3.2.2 道路 主干路贯穿全园与外路相连,路面宽5.5 m~6.0 m,坡降不大于7°,最小转弯半径大于10 m;支路 面宽3 m~4 m,并留有回车场所;小路面宽1 m左右。 3.2.3 排灌 1 DB35/T 1435—2014 平地果园注意排灌系统建设以控制水位,丘陵山地果园要考虑引水灌溉设施建设。成片种植的丘陵 山地果园,要在半山腰开截洪沟,沟面宽为1.0 m~1.5 m,沟底宽0.8 m~1.0 m,沟深1.0 m~1.5 m; 3 2 果园内开宽0.3 m、深0.2 m竹节状排水沟,排水沟与截洪沟相连;需建贮水容量15 m /hm 以上蓄水池, 灌溉水质按GB 5084执行。 4 育苗 4.1 砧木培育 选用酸杨桃种子培育砧木苗。于9~10月采摘充分成熟、果形端正、无病虫害的酸杨桃果实,取出 种子,洗净种子外层的胶质物,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直接播种或湿沙保存至次年2~3月播种。 2 播种前苗床要深翻晒白,以腐熟有机肥为基肥,施用量(7500~15000)kg/hm 。将种子均匀撒在 畦面,盖上一层细沙土,覆盖稻草并淋水保湿。当幼苗长到10 cm以上时开始浇施浓度为0.2%~0.3%的 15:15:15复合肥溶液,每20 d~30 d一次。注意及时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在2~3月苗高20 cm 以 上时进行移植,株行距为15 cm×20 cm。砧木苗高度50 cm~60 cm时剪除顶芽,主干茎粗0.5 cm以上时 即可进行嫁接。 4.2 接穗采集 杨桃接穗应采自丰产、稳产、果大、质优的无性母本树上,选择树冠外围向阳部位、生长充实、已 木质化、幼芽未萌动的1年生枝条,随采随接。 4.3 嫁接方法 嫁接时间以2~3月为最适期。一般采用切接法,嫁接部位在砧木离地面10 cm~15 cm处。接穗长 2 cm~3 cm左右,切口上部需留一芽。嫁接时切口长度1.0 cm~1.2 cm,要求切口平滑,形成层对准, 切口及接穗用薄膜全封闭包扎。9~10月可采用芽接法进行补接。 4.4 嫁接苗管理 嫁接成活后新梢普遍抽生3~5片叶时施稀薄的液肥,每月1次。随时抹除砧木上长出的萌蘖,保留1 条健壮的接穗新梢,其余的抹掉,淋水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待嫁接苗主干粗度在0.7 cm时即可出圃。 5 栽植 5.1 品种选择 选择香蜜、台湾软枝等品质优、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 5.2 栽植密度 2 株距3.5 m~4.5 m,行距4.5 m~5.5 m,密度(450~600)株/hm 。 5.3 栽植时期 主要在春、秋两季栽植,春植在1~3月春梢萌芽前进行,秋植在9~10月秋梢成熟后进行。 5.4 2 栽植方法 DB35/T 1435—2014 定植穴要求长、宽、深各0.8 m,晒白1~2个月后,填入绿肥(25~50)kg/穴,撒生石灰 (1~2)kg/穴,并施腐熟有机肥50 kg/穴与磷肥0.5 kg/穴,与土壤拌匀,分层填满,1~2个月沉实后 再培高成30 cm~40 cm土堆栽植,栽植时苗木根部沾红泥浆或带土栽植。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在树盘盖 上稻草或干草保湿。 6 果园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排灌水 杨桃喜湿润环境,不耐干旱,生长季连续半个月无雨应及时浇灌,雨季注意排涝。 6.1.2 果园套种绿肥 幼年果园春季树盘外套种花生、大豆、绿豆等绿肥,5~7月收割1次并覆盖,覆盖厚度为 15 cm~25 cm,主干周围留一定空间。 6.1.3 改良土壤 幼年果园每年进行4~5次中耕除草,并配合追肥。定植2~3年后于秋冬季节进行扩穴改土,株间挖 宽60 cm、深50 cm的条沟,每条沟分层填入绿肥50 kg、生石灰1 kg~2 kg、土杂肥5 kg~10 kg。成年 果园每年或隔年培土一次,时间在秋冬季节进行。 6.1.4 施肥 幼年树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搭配磷钾肥和腐熟的有机肥,以薄肥勤施为主,每年施肥5~8次,在 萌芽前或萌芽后施用。 成年树每年4月中下旬施商品有机肥10 kg/株,配合施复合肥1 kg/株;在7~8月施N:P:K为15: 15:15复合肥(1~2)kg/株,10~11月施17:5:23复合肥(1~2)kg/株。 肥料的使用要符合NY/T 496中有关规定。 6.2 6.2.1 整形修剪 幼年树整形 幼年树株高50 cm~60 cm时剪顶,萌芽后选留3~5个芽培养成主枝,主枝长到50 cm左右摘心促进 分枝,选留3~4个侧芽做副主枝,培养成自然圆头形树冠。 6.2.2 结果树修剪 成年树树冠控制在3.5 m以内。对树冠外围及顶部的结果枝组,采用疏删或回缩的方法减少枝量; 对下部或内膛的结果枝组,通过短截更新,使整个树冠的枝梢分布形成上少下多、外疏内密的立体结果 格局。结果盛期的成年树主干或主枝上的徒长枝要全部删除。过低的下垂枝应逐渐剪除,使下垂枝距地 面不小于70 cm。当树势衰老时,对主枝和副主枝回缩更新。定期或不定期修剪过密枝、交叉枝、病虫 枝和枯枝。 6.3 花果调控 3 DB35/T 1435—2014 在开花前,根据花穗着生情况疏去过密花穗,使花穗均匀分布。果实直径2 cm左右时疏果,疏果原 则是“去上留下、去外留内”,疏去病虫果、畸形果、着生过密的小果和树冠外围易受日灼果实,使果 实在树上分布均匀。 6.4 果实套袋 冬季在疏果后即进行果实套袋,夏季在果实直径3 cm以上时进行。套袋前喷施一次防治病虫药剂, 待果面干后用规格为18 cm×30 cm的专用袋套袋。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虫害 7.1.1 主要病害 炭疽病、赤斑病、煤烟病等。 7.1.2 主要虫害 橘小实蝇、鸟羽蛾、红蜘蛛、蚜虫等。 7.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改善杨桃园生态环境,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综合应用各 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合理使用化学防治。 7.3 农业防治 7.3.1 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增加树体营养,提高抗病虫能力。春季翻松园土,撒施石灰。 7.3.2 清园 通过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每次采果后及时清除落地烂果及病虫果,剪除病虫枝、枯死枝、 过密枝,烧毁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来源。 7.4 物理防治 7.4.1 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使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蚜虫、蛾类等成虫,降低果园内虫口基数。 7.4.2 黄色板诱杀 利用黄色板诱杀多种同翅目害虫,降低虫口基数和密度。 7.4.3 应用性诱剂或蛋白饵剂 性诱瓶应尽量挂于避光处,隔5 d~7 d添加一次瓶内的灭虫农药,每15 d左右添加一次性诱剂;小 分子蛋白饵剂于开花期及果实形成期的晴天或阴天上午施用,隔行隔株喷,药液喷于叶片反面,雾点要 细。 4 DB35/T 1435—2014 7.4.4 果实套袋 通过果实套袋,防治蛀果害虫和炭疽病,改善果实外观色泽,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果品的商品价值。 7.5 生物防治 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或人工释放捕食性或 寄生性天敌。 7.6 化学防治 化学农药防治按GB 4285和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 8 8.1 采收与采后处理 分批采收 当果实成熟时开始分批采收。 8.2 采收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般在晴天上午采收。采收时从果柄处采下,轻拿轻放。采果篮(筐)垫衬海绵等柔软物,每篮(筐) 重量以10 kg为宜。下雨或雨后初晴不宜采收。 8.3 采后处理 将采收下的果实运到包装场地进行挑选和包装。剔除损伤、病虫危害和畸形等果实,根据果实的大 小、成熟度进行分级;分级后果实根据不同规格采用卫生、透气和耐压的包装箱进行包装,包装箱周边 打若干透气孔。包装箱内果实分层摆放,每层果实间以海绵等柔软物分隔开,用胶带封牢包装箱。包装 箱外面注明品名、等级、产地、包装日期、重量等内容,置于卫生、阴凉、通风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35/T 1435-2014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杨桃栽培技术规范 DB35/T 1435—2014 * 2014 年 9 月第一版 2014 年 9 月第一次印刷
DB35-T 1435-2014 杨桃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8:14:0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