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ICS 67.080 B 31 天 DB12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 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lastic greenhouses spring cucumber—autumn cucumber cultivation model 2015-06-18 发布 2015-07-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570—2015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遵循了国家标准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 。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起草人:王锐竹 刘长虹 杨鸿炜 柳青 张艳玲 苗瑞宁 张若纬 李建军。 本标准 2015 年 6 月首次发布。 -2-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大棚春秋黄瓜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栽培设施、种子质量、 播种育苗、定植前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大棚春秋黄瓜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标准。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茬口安排 春黄瓜 1 月中旬播种,2 月中旬定植,3 月中旬采收。秋茬黄瓜 7 月中旬直播,8 月中 旬采收。 4 品种选择 大棚春季栽培:津优 10 号、津优 35 号、津优 308 号、津优 315 号、戴多星等。 大棚秋季栽培:津优 35 号、津优 401 号、 津优 408 号、 津优 40 号等。 5 栽培设施 塑料大棚或连栋大棚,结构为钢骨架或竹木结构,大棚高度 4m,占地面积在 667 ㎡以 上。 6 种子质量 符合 GB 16715.1-2010 中规定的二级以上要求。 7 播种育苗 春季栽培采用穴盘基质育苗;秋季栽培采用直播。 7.1 播种前的准备 7.1.1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 55℃~60℃的热水中,并不停地搅拌,水温降到 30℃时停止搅拌,继续浸 泡 3h~4h,再用清水冲洗 2 次~3 次,控干水分,用湿布包好,28℃~30℃条件下催芽,每 天翻动 1 次~2 次,清水冲洗 1 次待有 70℅以上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 7.1.2 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6:1:3。 7.2 播种 -3- DB12/T 570—2015 采用穴盘育苗,将基质装入穴盘,4cm 厚,并适当压实,浇透水,每穴播 1 粒,深度 1.2cm,然后覆盖蛭石,均匀喷水,覆盖薄膜。 7.3 苗期管理 7.3.1 温度管理 出苗前气温白天 25℃~30℃,夜间 18℃~20℃。出苗后气温白天 24℃~28℃,夜间 15℃~17℃。 7.3.2 水分管理 播种时浇水,出苗后始终保持基质湿润,晴天应及时补充水分,定植前一周控制水分。 7.4 壮苗标准 苗龄 35d~40d,3 叶 1 心、生长健壮、子叶完好、叶色浓绿、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8 定植前的准备 8.1 整地施基肥与作畦 深翻 20cm~25cm,结合整地施入基肥。每 667 ㎡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4000kg~5000kg, 磷酸二铵 15kg~20kg,与土壤混合均匀,耙平整细,做成宽行 80 ㎝、窄行 50 ㎝、垄高 15cm~ 20 ㎝的小高畦。 8.2 棚室消毒 定植前一周, 每 667 ㎡用 45%百菌清烟剂 110g~180g 或每 667 ㎡用硫磺粉 2kg~3 ㎏加 22%敌敌畏烟剂 500g 拌上锯末点燃,多点点燃密闭熏一昼夜后通风,充分排除棚内有毒气 体。7 天后棚内无味时方可定苗。 8.3 设防虫网 在通风口设 40 目防虫网。 9 定植 9.1 定植时间 春黄瓜 2 月中旬定植。 9.2 定植方法 在畦面挖定植穴,每 667m2 定植 3500 株,株距 35 cm,穴深 10 ㎝。栽后浇定植水。 10 定植后的管理 10.1 早春大棚黄瓜定植后管理 10.1.1 缓苗期 定植后到缓苗期昼温 28℃~30℃,夜温 20℃~22℃。此阶段不放风,空气相对湿度控 制在 80%~90%。 10.1.2 结瓜期 10.1.2.1 温湿度管理 结瓜初期,昼温控制在 24℃~28℃,超过 30℃开始放顶风,20℃闭风;夜温 10℃~15℃; 空气相对湿度调控为 75%~80%。结瓜盛期,昼温 25℃~30℃,夜温 15℃~20℃。当外界 最低气温达到 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 -4- DB12/T 570—2015 10.1.2.2 水肥管理 结瓜盛期每 5d~7d 浇一次水,一次清水,一次肥水。每 667m2 用复合肥 15kg~20kg, 中后期叶面喷施 0.2%的尿素和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10.2 秋大棚黄瓜田间管理 10.2.1 结瓜前期 适宜温度白天 25℃~30℃、夜间 15℃~18℃,昼夜最少要保持 10℃以上的温差。苗期 2 片~3 片叶时喷施增瓜灵,促进雌花分化。 10.2.2 结瓜期 10.2.2.1 温湿度管理 结瓜盛期,棚内昼温 25℃~28℃,夜温 15℃~17℃,外界最低气温 15℃以上时,昼夜 通风。结瓜后期,外界最低温度低于 13℃时,夜间要关闭风口。 10.2.2.2 水肥管理 结瓜前期每 4d 浇一次水,结瓜中后期每 6d~8d 浇一次水,每 10d~15d 追肥一次,每 次施尿素 10kg/667m2,结瓜中后期叶面喷施 0.2%尿素或 0.3%磷酸二氢钾溶液。 10.3 植株调整 植株 30cm 高时,吊蔓;及时打掉 10 片叶以下枝杈;生长中后期及时打掉黄、老、病 叶。 11 病虫害防治 11.1 黄瓜的主要病害 霜霉病、白粉病、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等。 11.2 黄瓜的主要害虫 蚜虫、粉虱、斑潜蝇等。 11.3 防治原则 采用以抗(耐)病虫品种为主,以栽培防治为重点,生物(生态)与物理、化学防治相 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将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药剂使用方法及用量符合 GB/T 8321、GB 4285-1989 的规定范围内。 11.4 化学防治 11.4.1 霜霉病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58%甲霜灵·锰锌 500 倍液、或 72%霜脲·锰锌 600 倍液、或 64% 杀毒矾 800 倍液、或 68.75%氟菌·霜霉威 1500 倍液、或 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1000 倍 液,交替轮换使用,每 7d~10d 一次。 11.4.2 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或喷科生霉素 400 倍液、或 12% 松脂酸铜乳油 400 倍液、或 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11.4.3 靶斑病和炭疽病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000 倍液, 或 60%唑咪·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1500 倍液、或 560g/L 嘧菌·百菌清悬浮剂 1000 倍液、或 50%咪鲜胺锰盐 1500 倍液。 -5- DB12/T 570—2015 11.4.4 菌核病 发病初期用 45%百菌清烟剂 110g~180g/667 ㎡熏治,或用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45g~ 50g/667 ㎡喷雾进行防治。 11.4.5 炭疽病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2%武夷菌素水剂 200 倍液。 11.4.6 白粉病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80%硫磺干悬浮剂 800 倍液、或 40%氟硅唑乳油 3000 倍液、或 43% 戊唑醇悬浮剂 3000 倍液、或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2000 倍液、或 42.5%吡唑醚菌酯·氟 唑菌酰胺悬浮剂 4000 倍液。 11.4.8 蚜虫 虫害初期叶面喷施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3000 倍液、或 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 2500 倍液、或 2.5%联苯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11.4.9 ,粉虱 初期喷施 10%噻嗪酮乳油 1000 倍液、或 2.5%联苯菊酯乳油 3000 倍液。 11.4.10 斑潜蝇 初期喷施 1.8%虫螨克乳油 1000 倍液、或 48%毒死蜱 1000 倍液。 -6-

pdf文档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570-2015 塑料大棚春黄瓜-秋黄瓜栽培模式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20:3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