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572—2016 红肉蜜柚栽培技术规范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ongRouMiYou 2016 - 04 - 06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7 - 06 实施 发 布 I DB35/T 1572—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平和县经济作物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卢新坤、叶新福、林燕金、张金桃、陆修闽、林旗华、姜翠翠、卢艳清、周子 坤、黄绿林。 I DB35/T 1572—2016 红肉蜜柚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肉蜜柚园地选择与规划、定植、土肥水管理、树冠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 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红肉蜜柚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13-2006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园地选择与规划 3.1 园地选择 3.1.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日气温19.5 ℃~24.0 ℃,绝对最低温度≥-3.0 ℃;山地选择朝东南或西南面。年平均日 气温≥21.0 ℃的地区,则选择海拔高度≤400 m的地方种植;年平均日气温19.5 ℃~21.0 ℃的地区, 则选择海拔高度≤300 m的地方种植。 3.1.2 土壤 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土层厚度在60 cm以上,土壤透气性好,地下水位在80 cm 以下,pH值在5.5~6.5之间的丘陵红壤土、冲积土、沙壤土。土地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NY 5013-2006 要求。 3.1.3 水源 果园应靠近水源,或建设引蓄水设施。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3.1.4 地形地势 坡度在25°以下。在坡度6°~25°的山地、丘陵建园时,选择光温条件好的向阳坡,应建等高梯 田,梯田台面宽度在3.0 m~4.0 m;避免在背阳坡、山坳冷空气沉积处和台风正面袭击的地带种植。 3.2 果园规划 1 DB35/T 1572—2016 3.2.1 果园划区 1 hm2为1个作业小区,小区长边和主风方向平行,区边长与等高线平行。 3.2.2 道路设计 主干路贯穿全园与外路相连,路面宽3.0 m~4.0 m,坡度小于10º。支路面宽2.0 m~3.0 m,并留 有回车场所,小路面宽1.0 m~1.5 m。 3.2.3 排灌设置 3.2.3.1 拦洪沟(环山沟) 沟面宽为1.0 m~1.5 m,沟底宽0.8 m~1.0 m,沟深1.0 m~1.5 m。 3.2.3.2 蓄水沟 梯田台面内侧挖宽0.3 m、深0.2 m竹节状蓄水沟,蓄水沟外侧与排洪沟相连。梯田外壁上加筑高、 宽各30 cm的土埂,起挡水防水肥流失作用。 3.2.3.3 蓄水池 1 hm2建一个贮水30 m3左右的蓄水池;配套建立沤肥池、配药池。水源充裕的果园提倡安装滴灌。 3.2.4 防护林 凡易受冻害和风害的地方,营造3~5行防护林带。树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生长快、主根深、 寿命长的品种,树种与柚类无共同的检疫性病虫害,如种植大麻黄、相思树等作防护林带。 4 定植 4.1 苗木质量 苗木要从无检疫性有害生物地区或脱毒苗繁育苗圃购买。要求苗木根系发达,苗高40 cm~60 cm, 嫁接口以上主干高25 cm~35 cm、茎粗≥0.8 cm,主枝2~3条,主枝长度≥15 cm,且叶片转绿老熟、 无病虫害。 4.2 定植时间 冬春于1月至5月定植;秋季在秋梢成熟后定植。 4.3 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为株距3.5 m~4.0 m,行距4.0 m~4.5 m,每667 m2种植45株左右。 4.4 定植方法 4.4.1 挖定植穴、定植沟 挖大穴,穴长、宽、深各80 cm;机挖定植沟,沟宽、深各80 cm。 4.4.2 压青回土 2 DB35/T 1572—2016 每穴填入绿肥25 kg~50 kg,先将表土回入底层,然后铺一层绿肥,上撒石灰再铺一层土,每穴撒 1.0 kg~2.0 kg石灰,分层填满压实。 4.4.3 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压青回土2~3个月后,每穴施15.0 kg商品有机肥、1.5 kg饼肥、0.5 kg磷肥,与穴中的土壤拌匀, 培土高于地面20 cm~30 cm。 4.4.4 定植 回培土1~2个月后定植,柚苗挖取时必须及时剪除叶片未完全转绿的嫩梢,定植时(定植苗木要求 根部沾红泥浆或带土定植),嫁接口应露出土面3 cm~5 cm,根系按自然延伸方向顺势舒展,覆土后压 实,浇足定根水,树盘用秸秆、杂草等覆盖。 5 土肥水管理 5.1 土壤管理 5.1.1 深翻扩穴与改良土壤 定植后2年内应进行深翻扩穴、改良土壤。时间在每年冬季或5~6月份。扩穴位置为逐年沿树冠外 围扩展,丘陵山坡地挖宽60 cm、深50 cm环形沟,平地在行间或株间挖宽40 cm~60 cm、深40 cm、长 1.0 m~1.5 m的长沟,表土放入底层,每穴分层填入绿肥50 kg、土杂肥或饼肥5 kg~10 kg,心土放在 表层,培土高出地面30 cm。 5.1.2 客土 每年或隔年客土1次,每667m2客土4000 kg~5000 kg,时间于冬季采果后进行,可选择河(塘)泥、 草皮土等。 5.1.3 套种及覆盖 种植后1年~3年内,春季3月至4月可套作花生、大豆、印度豇豆、乌绿豆等绿肥作物,5月至7月收 割,利用秸秆进行覆盖,覆盖厚度15 cm~25 cm,覆盖物应与根茎保持10 cm左右距离。 5.1.4 杂草处理 投产树果园实施生草栽培,让果园自然长草,选留低矮、匍匐性的良性杂草,及时铲除高杆、生长 强旺的恶性杂草。每年5月至6月份、10月至12月份结合改土各除草1次。主要除去恶性杂草,其余杂草 长高度超过50 cm即进行割短覆园,每年割2~3次。 5.2 施肥 5.2.1 施肥原则 多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提倡叶片营养诊断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5.2.2 土壤施肥 5.2.2.1 浇施 将肥料加入水中拌匀,然后进行浇施。同时,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红肉蜜柚园,可进行灌溉施肥。 3 DB35/T 1572—2016 5.2.2.2 沟施 在树冠滴水线外挖沟,深25 cm~30 cm,宽25 cm~30 cm,以稍见须根为度。东西、南北对称轮换 位置施肥。 5.2.2.3 撒施 在雨季将肥料均匀撒在地面,浅翻入土。 5.2.3 叶面施肥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选择不同种类的肥料进行叶面追肥。叶面施肥应选择在每天上午10时前和下 午4时后,或者阴天进行。春梢抽发期、花期以喷施硼、锌、钼肥为主,其他时期酌情补施。高温干旱 期应按所限使用浓度范围施用,果实采收前20 d内停止叶面追肥。喷施的种类和浓度参见表1。 表 1 叶面施肥喷施的种类和浓度 5.2.4 种类 浓度(%) 肥料种类 浓度(%) 尿素 0.3~0.5 硫酸镁 0.5~1.0 硫酸钾 0.3~0.5 硫酸锌 0.1~0.2 硝酸钙 0.3~0.4 硫酸锰 0.1~0.2 复合肥 0.3~0.4 硼砂 0.1~0.2 磷酸二铵 0.3~0.4 钼酸铵 0.01~0.05 磷酸二氢钾 0.2~0.3 —— —— 幼龄树施肥 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薄肥勤施。每年施肥4~6次,在萌芽前后施用1~2次,顶芽自剪 后至新梢转绿前增加叶面施肥1次。每株幼龄树年施纯氮量:1年生150 g~250 g、2年生280 g~350 g、 3年生350 g~450 g。有机氮占总氮量30%~50%,氮、磷、钾、钙、镁的比例为1.00:0.80:0.90:1.00:0.25。 5.2.5 结果树施肥 施肥量:株产 100 kg 的柚树全年施用优质有机肥 25 kg~50 kg,纯氮量 1.2 kg~1.5 kg。氮、磷、 钾、钙、镁的比例为 1.00:0.55:1.00:1.15:0.28 为宜。 施肥时间、种类和比例,施肥时间见表 2。 表2 结果树施肥时间 名称 时间 肥料种类 占全年施用量的比例 促梢壮花肥 1月份中下旬至2月份上旬 速效氮磷肥为主 20% 定果肥 4月份下旬至5月份中上旬 有机肥和速效氮、钾肥 20% 壮果肥 6月份至7月份 氮、磷、钾复合肥和硝酸铵钙肥 20% 冬肥 采果前后 以有机肥为主,配施速效磷、钾肥 40% 5.3 5.3.1 4 水分管理 灌溉 DB35/T 1572—2016 春梢萌动及开花期(3月至5月)和果实膨大期(6月至10月)遇干旱应及时灌溉。 5.3.2 排水 日常及时清淤,疏通排灌系统。多雨季节和台风暴雨后对果园积水要及时排水。 6 树冠管理 6.1 整形 定植后,在主干高40 cm~50 cm处留4~5个分布均匀的主枝,主枝上间隔30 cm~35 cm选留3个位 置适当的副主枝,然后在副主枝上培育侧枝组,逐渐构成开心形的树冠。 6.2 修剪 冬季(春梢萌发前)修剪。去除树冠内过密的直立大枝,留 4~5 个各方位分布合理、间隔距离 1 m 左右的主枝。从树冠上部往下进行修剪,疏除交叉枝、过密枝,回缩过长枝至 20 cm~25 cm。修剪后 合理的树冠为:上部较疏,主枝明确,树冠中下部比较茂盛,结果母枝健壮,叶幕层厚,但枝叶又不互 相重叠,在地面上有筛状光影。翌年 5 月下旬可进行适当补剪。 7 花果管理 7.1 环割(剥) 对初结果树和健壮适龄树合理环割(剥)。每年11月上旬至12月下旬花芽形态分化期进行。树势健 壮的宜早宜重,树势较弱的宜迟宜轻。生长健壮树在主干基部环剥,宽度为环剥处茎粗的1/10~1/8, 深达木质部,但不伤木质部,环剥15 d后用深色塑料布包扎伤口,促进伤口愈合。进入稳产期(10年生 以上)的柚树,可在主枝上进行一刀全封闭口环割2~3圈。 7.2 抹梢、控梢 及时疏除冬梢,减少养分消耗。疏控春梢,疏删树冠上部1/3直立春梢及过密春梢,在春梢长到20 cm 左右时摘心。 7.3 叶面施肥 在环割(剥)前、后15 d以及开花前各进行1次根外追肥。可选用配方
DB35-T 1572-2016 红肉蜜柚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45: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