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3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544—2015 鲜食黄桃栽培技术规范 2015 - 12 - 28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3 - 28 实施 发 布 DB35/T 1544—2015 目 次 前言 .................................................................................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定义 .............................................................................. 1 4 产量与质量要求 .................................................................... 1 5 品种与砧木选择 .................................................................... 1 6 园地选择与规划......................................................................2 7 栽植 .............................................................................. 2 8 土肥水管理 ........................................................................ 3 9 整形修剪 .......................................................................... 4 10 花果管理 ......................................................................... 5 11 病虫害防治 ....................................................................... 6 12 果实采收 ......................................................................... 7 I DB35/T 1544—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省农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黄新忠、张长和、陈小明、傅兴安、胡宁三。 II DB35/T 1544—2015 鲜食黄桃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黄桃定义、产量与质量要求、品种与砧木选择、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 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福建省鲜食黄桃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9175-2010 桃苗木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86-2002 NY 5013-2006 鲜桃 无公害食品 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5114-2002 3 无公害食品 桃生产技术规程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鲜食黄桃 指果肉呈金黄色至橙黄色、风味甜多酸少、适宜鲜食的普通桃。 4 4.1 产量与质量要求 产量要求 2 2 产量22500 kg/hm ~30000 kg/hm 。 4.2 质量要求 按NY/T 586-2002中第4章执行。 1 DB35/T 1544—2015 5 品种与砧木选择 应选择耐湿热、抗病强、产量高、品质好、适宜鲜食的品种,如锦绣等。砧木以毛桃为好。 6 园地选择与规划 6.1 园地选择 6.1.1 总则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建园;有忌地现象,合理再植。 6.1.2 气候条件 适宜栽培区域为年均气温小于等于18.5 ℃,年均降雨量小于等于1800 mm,年日照时数大于等于 1500 h。 6.1.3 土壤条件 以土质较疏松、肥力中上、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1.0 %、土层厚大于等于40 cm、地下水位低于1 m、 pH值4.5~7.5的红壤、黄壤、沙壤、壤土为好。 6.1.4 排灌条件 水源充足、清洁,排灌方便。 6.1.5 地势地形 以平地或坡度小于等于25°的坡地为宜。坡地朝向以东南、南、西南为好。 6.1.6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按NY 5013-2006中3.2、3.3、3.4条执行。 6.2 果园规划 按NY/T 5114-2002中3.1.2条款执行。 7 栽植 7.1 栽植方式与密度 按长方形或正方形栽植。密度依立地、土壤条件,品种特性而定。常规园株行距 (5 m~6 m)×(5 m~6 m);密植园则按常规园株距减半。 7.2 授粉树配置 自花不育品种选1~2个树势相似、花期相同、花粉量大、亲和力强的品种作为授粉品种,按(4~8):1 比例插花分散或成行配置。 7.3 2 苗木选择与处理 DB35/T 1544—2015 苗木质量应符合GB 19175-2010二级及以上标准。栽前按粗细壮弱分开,整修根系,并用黄泥浆浸 根。 7.4 栽植时间 适宜栽植时间为落叶后至萌芽前。 7.5 栽植技术 按株行距挖长、宽各40 cm,深25 cm的栽植穴,放入苗木后,边回土、边提苗扶正、边逐层踏实, 回土至距稍低于嫁接口处后,沿苗木周围做直径1 m的树盘,浇透定根水,再封土或用地膜、秸秆等进 行保墒。 8 土肥水管理 8.1 土壤管理 8.1.1 扩穴改土 幼龄园每年秋冬季,对定植沟穴以外的土壤开挖宽80 cm以上,深40 cm~50 cm的平行沟或环状沟, 2 每hm 混合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0 kg以上、石灰1200 kg左右、钙镁磷750 kg左右。 8.1.2 全园深翻 成龄园每年或隔年对距树干70 cm以外的土壤深翻30 cm以上1次。 8.1.3 冬种夏覆 10月至11月,雨天前后全园撒播或条播适宜冬季生长的草类,如黑麦草、白三叶等。3月至4月,刈 割后用于树盘或全园覆盖、或碎切后结合浅耕埋入土中,或直接压伏覆盖上地布。 8.2 施肥管理 8.2.1 肥料使用准则 按照 NY/T 496-2010 中第 4 章规定执行。 8.2.2 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按 NY/T 496-2010 中第 4.5.1 条规定执行。 8.2.3 秋冬基肥 每年秋冬季,在树冠外围挖宽80 cm以上,深40 cm~50 cm的平行沟或环状沟,先回填混有肥料、 2 园中杂草、枯枝落叶的表土,再用心土封沟高出地面20 cm。肥料用量:初果期每hm 施入6000 kg以上 2 的有机肥和600 kg左右钙镁磷;盛果期每hm 施入9000 kg以上有机肥和900 kg左右钙镁磷。 8.2.4 芽前肥 2 萌芽前15 d~20 d,在树冠外围沟施或环状浅耕撒施,每hm 初果期施入300 kg左右、盛果期施入 450 kg左右氮:磷:钾为20:5:15的复合肥,或氮、磷、钾含量相当的其它肥料。 8.2.5 硬核肥 3 DB35/T 1544—2015 2 果实硬核期前,每hm 初果期施入450 kg左右、盛果期施入600 kg左右氮:磷:钾为20:5:15的复合肥, 及100 kg、150 kg左右的硫酸钾,或氮、磷、钾含量相当的其它肥料。 8.2.6 采后肥 2 采果后20 d内,在树冠外围沟施或环状浅耕撒施,每hm 初果期施入300 kg左右、盛果期施入450 kg 左右氮:磷:钾为20:5:15复合肥,或氮、磷、钾含量相当其它肥料。 8.2.7 根外追肥 全年至少根外追肥3次以上。一般开花期叶面喷施1次硼素营养液;幼果期叶面喷施1次钾素营养液; 新梢旺长期喷施1~2次控梢营养液;果实近成熟期叶面喷施1次钙素营养液;采果后叶面喷施1~2次氮 素、钾素营养液。 8.3 水分管理 8.3.1 防洪涝 雨季前清理防洪沟、排水沟,保持排水通畅。 8.3.2 防旱 旱季园内与树行平行的排水沟,每隔10 m左右筑略低于畦或台面的土墩拦蓄雨水;利用作物秸秆、 杂草或地布等全园或树盘覆盖。 9 整形修剪 9.1 整形 9.1.1 自然开心形 常规园整形以自然开心形为主。定植后定干70 cm~80 cm,在主干上配置3~4个长势、分布均衡、 基角50°~60°、腰角70°~80°、梢角60°左右的主枝。第2年在主枝上距干轴60 cm左右的同向各选 留1个侧生壮枝作为第一侧枝。以后在距第一侧枝50 cm左右的对侧选留第二侧枝,距第二侧枝50 cm左 右的对侧选留第三侧枝,并培养配置各类结果枝组。 9.1.2 “Y”字形 密植园整形以Y字形为主。定植后定干40 cm~50 cm,在主干上选配2个长势均衡、分别伸向行的、 基角45°~50°,腰角70°左右,梢角60°左右的枝条作为主枝。第2年之后,在主枝两侧每间隔40 cm~ 50 cm选配大枝组1个,中、小枝组2~3个。 9.2 修剪 9.2.1 9.2.1.1 幼树期 夏季修剪 采取撑、拉、吊等方法,开张骨干枝垂直夹角和调整骨干枝水平伸向;疏除骨干枝竞争枝、背上直 立强旺枝、郁闭枝;对骨干枝及大枝组之间抽生的枝梢,长至10 cm~20 cm时进行摘心或扭梢处理。 9.2.1.2 4 冬季修剪 DB35/T 1544—2015 疏除直立性枝,侧向每间隔50 cm
DB35-T 1544-2015 鲜食黄桃栽培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39: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