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10 B31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928—2016 南丰蜜桔果实黑点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elanose disease on Nanfeng tangerine fruit 2016 - 12 - 13 发布 江 西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2017 - 03 - 01 实施 DB36/ T 928—2016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防控原则 .......................................................................... 1 5 防控措施 .......................................................................... 1 6 防控效果评价 ...................................................................... 2 I DB36/ T 928—2016 前 言 本标准的格式根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抚州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抚州市南丰柑桔研究所、南丰县蜜桔产业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南丰县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炳隆、曾知富、李江波、李红叶、吴德志、彭明强、朱晓云、杨小玲。 II DB36/ T 928—2016 南丰蜜桔果实黑点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丰蜜桔新建桔园选址、土肥管理、冬季清园、树体管理、防寒抗冻和药剂防治等南 丰蜜桔果实黑点病综合防控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南丰蜜桔种植区果实黑点病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有修改 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 5015 3 无公害食品 柑桔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于本文。 3.1 南丰蜜桔果实黑点病 南丰蜜桔果实在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受到树脂病病原真菌(Phomopsis cytospore Penz.et Sacc)的感染 而引起的病害,发病果实果面形成红褐色至黑褐色胶质坚硬小粒点,散生或密集成片,严重时形成红褐 色条状或不规则斑块,使果面粗糙,外观品质严重受损,果实的商品性明显下降。 3.2 采果肥 果实采收前后所施的肥简称采果肥。 3.3 冬季清园 冬季,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剪除树体上的病枯枝,带至果园外集中销毁处理,并喷施一次杀虫(菌) 药剂。 4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合理树形和均衡树势,增强树体抗病性,适时喷药保护, 有效预防和控制南丰蜜桔果实黑点病的发生为害。 5 防控措施 1 DB36/ T 928—2016 5.1 桔园选址 按NY 5015的规定执行。 5.2 合理施肥 坚持“轻春肥、重壮果肥、补采果肥”的施肥理念,春肥、壮果肥和采果肥分别占全年施肥量的30%、 50%和20%。注重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土壤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成年结 果树有机肥年施用量不低于5kg/株(菜枯用量)。 10月下旬~11中下旬南丰蜜桔采果前后及时施用采果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根据当年结果量及树 冠大小确定施肥量,施肥量占全年施肥总量20%。 5.3 防寒防冻 在冬季低温来临前,对易遭冻害的桔园进行培土、主干束草和冻前灌足水,防止树体冻伤,预防和 减轻枝干树脂病的发生。 5.4 冬季清园 冬季,结合整形修剪,彻底剪除病枝、枯枝、徒长枝,剪去离地40cm~45cm以下的地脚枝和下垂枝, 连同园中枯枝落叶一起带出园外集中销毁。喷施一次1~1.2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菌源。 5.5 清沟排水 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降低桔园空气湿度。 5.6 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重点是保护幼果,防治时期在5月上旬~7月上中旬。应在谢花2/3~3/4时结合防治疮 痂病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15d~20d喷药一次,连续喷3~4次;7月下旬以后如果雨水较多,可补喷1~ 2次。 选用已登记用于防治柑桔树脂病的药剂,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使用高效施药器械施药,推 行统防统治,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可在配置好的药液中添加0.5%~0.6%的优质矿物油混用, 以增强防效。 如喷药后2h内降雨,须在雨后果面干爽后补喷1次。矿物油不能在气温高于35℃,或土壤干旱和作 物极度缺水时使用,不应与离子化的叶面肥混用,不应与硫磺或含硫的杀虫剂或杀菌剂混合使用。宜在 配好农药后,再加入优质矿物油。 6 防控效果评价 6.1 田间调查方法 根据桔园的地形,在桔园的不同位置随机选取5%的桔树作为调查样树,在每株样树的东南西北中五 个方位各随机选取1个结果枝,每个结果枝随机选择10个果实进行调查。 6.2 病情分级标准 果实病情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细小,不凸起、不易辨析,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面积1%以下; 2 DB36/ T 928—2016 3级:病斑凸起,容易辨析,摸之有粗糙感,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面积的1%~5%; 5级:病斑较大,凸起明显,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面积5%~10%; 7级:病斑多,呈块状,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面积10%~25%; 9级:病斑大而明显,呈泥饼状,病斑面积占整个果面面积25%以上。 6.3 调查时间和次数 在果实转色后采收前调查一次,一般在10月上旬进行。 6.4 药效计算方法 病情指数 = ∑(各级病果数 × 相对级数值)×100 调查总果数 × 最高病情级数 防治效果(%) = 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 × 100 空白对照区病情指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36-T 928-2016 南丰蜜桔果实黑点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28:4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