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ICS 67.080.10 B31 DB33 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823—2018 代替 DB33/T 823-2011(2015)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roduction of Liye white lotus 2018 - 03 - 14 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14 实施 发 布 DB33/T 823—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 823-2011(2015)《地理标志产品 里叶白莲》 本标准与DB33/T 823-2011(2015)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GB 2760、GB 2762 和 GB 2763; ——增加了食品添加剂限量要求; ——修改了食品卫生指标执行要求,删除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修改了籽肥尿素和氯化钾使用量; ——删除了中耕除草中化学除草条款; ——修改了施肥条款; ——修改了病虫害防治条款; ——修改了理化指标项目,总氨基酸改为蛋白质含量; ——删除了保质期条款; ——删除了规范性附录 A,资料性附录 B,白莲感官要求,理化指标直接引用 NY/T 1504;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 A;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建德市里叶白莲开发有限公司、建德市里叶莲子专业合作社、建德市山木 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建德天堂食品有限公司、建德市质量计量监测中心、建德市莲子产业协会、浙江大 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渊金、郭得平、傅跃进、邵根清、胡瑞祥、陈国昌、任志灿。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T 823-2011(2015)。 I DB33/T 823—2018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里叶白莲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包 装、标志、标签、运输、贮存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本标准适用于里叶白莲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 取样方法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504 莲子 NY 5331 无公害食品 水生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里叶白莲 Liye white lotus 产于浙江省建德市所辖行政区域内,按本标准规定的生产技术生产,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莲子产品。 3.2 完好率 intact rate 完好莲子所占的百分比率。 3.3 1 DB33/T 823—2018 通芯莲 lotus without the core 去除莲胚芽的莲子。 3.4 通芯率 ratio of lotus without the core 去除莲胚芽的白莲所占的百分比率。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 5331要求。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便利、保水性好;壤土或黏壤土,有机质含量≥ 1.5%,耕层深度≥20 cm,pH值5.5~7.5;≥10 ℃的年有效积温≥4 600 ℃,日照时数≥1 100 h;年降 水量≥1 500 mm,无霜期≥200 d。 5 种植 5.1 品种 十里荷1号、建选17号、建选35号、太空36号等优良品种。 5.2 种苗繁殖技术 5.2.1 留种田块 选择当年产量高、品质佳且未发生过腐败病的田块为种源田。 5.2.2 越冬管理 宜在越冬的莲田种植紫云英等绿肥;未种植绿肥的越冬莲田,宜灌水3 cm~5 cm。 5.2.3 种藕起挖 清明前后,日均气温稳定在12 ℃时即可起挖。宜随挖随栽。 5.2.4 种藕选择 选择顶芽完整、藕身粗壮、无病斑、无严重机械损伤,具有2个及以上完整节间,长度≥25 cm的主 藕为种藕。 5.3 栽培 5.3.1 定植 5.3.1.1 定制时期 3月下旬至4月上旬 5.3.1.2 定植密度 株行距约为2 m×(2~3)m,每667 ㎡藕种用量100株~150株。 5.3.1.3 定植方法 2 DB33/T 823—2018 排种前放浅水约3 cm,每穴1株,田埂四周藕芽朝向田中。顶芽、藕身倾斜埋入土中6 cm~10cm, 后把梢节微翘,露出土面。 5.3.2 中耕除草 栽后15 d~20 d,结合追肥拔除杂草,踩入泥中,并翻动表土。至莲叶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 5.3.3 水分管理 定植后至6月中旬莲田灌水3 cm~6 cm,静水保温。6月下旬至8月下旬,莲田灌水10 cm~25 cm。9 月至翌年3月,灌水护藕越冬。 5.3.4 施肥 里叶白莲生产施肥用量见表1 表1 里叶白莲生产施肥用量 以有机肥为主。犁田前每 667 ㎡施腐熟的有机肥 1 500kg 或菜籽饼肥 100kg, 基肥,3 月~4 月 过磷酸钙 10 kg~20 kg。 每 667 ㎡尿素 5kg, 在莲苗抱卷叶一侧 15cm~20cm 处深施, 深度为入土 6cm~8cm, 苗肥,5 月~6 月 黄板诱捕,荧光灯诱捕。 始花期每 667 ㎡施尿素 10kg,全程施籽肥 4 次~5 次,结蓬初期每 667 ㎡施尿 追肥 花果肥,5 月~8 月 素 8 kg,氯化钾 8 kg。硼砂 1 kg,之后每 10 d~15 d 施一次追肥,用量一次 递减 10%,至 8 月上中旬最后一次追肥。 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叶(褐)斑病、腐败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斜纹夜蛾等。 6.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合理使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阈值内。 6.3 农业防治 采用优良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苗,按本标准生产。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合理灌溉,科学施 肥。冬季灌水护藕越冬。 6.4 物理防治 6.4.1 黄色粘虫板诱杀 蚜虫等害虫可用黄色粘虫板诱杀,在植株群体上方20 cm~30 cm,每667㎡放置25块~30块(规格: 25 cm×40 cm)。 6.4.2 杀虫灯诱杀 3 DB33/T 823—2018 选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夜蛾害虫,每20 000 ㎡放置1盏杀虫灯。 6.4.3 性诱剂诱捕 将斜纹夜蛾性信息素(性诱剂)放置于诱捕器中,诱捕器在田间放置间距为30m~50m,放置高度以 高于植株群体20cm~30cm为宜。 6.5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交替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 种,优先使用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及生物源农药。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及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见表 2。 表2 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及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 病虫名称 发生时间 防治措施 蚜虫 5 月~6 月 黄板诱捕、荧光灯诱捕。 斜纹夜蛾 6 月~9 月 三龄前幼虫人工捕杀,或用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600 倍~800 倍液、15%茚虫威悬 浮液 3 000 倍液、5%抑太保乳油 1 000 倍液、10%溴虫腈悬浮剂 1 500 倍液等喷雾。 叶(褐)斑病 5 月~7 月 用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2 000 倍液~3 000 倍液等喷雾。 腐败病 5 月~7 月 发病初期拔除病株,并用 15%噁霉灵水剂 1 500 倍液等喷雾。老莲田可冬季灌深水。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 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氟 虫腈、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 禁止使用农药的种类 磷、治螟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 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五氯酚钠、三氯杀螨醇以及其他 高毒、高残留农药。 (资料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2002 年第 194 号和第 199 号、2009 年 1157 号、2011 年 1586 号、2014 年第 274 号。 ) 7 采收与加工 7.1 采收 6月下旬至10月中旬,当莲蓬呈褐色斑纹,莲子与莲蓬孔格稍分离,莲子果皮带浅褐色时采摘。采 摘后24小时内完成加工。 7.2 加工 7.2.1 去皮 脱粒、去壳,将莲子从莲蓬中剥出,去净果皮和种皮。 7.2.2 通芯 去除莲胚芽 7.2.3 清洗 4 DB33/T 823—2018 洗净残余种皮、胚芽等粘黏物。 7.2.4 烘烤 采用传统的炭炉烘烤。先将清洗沥干的莲子置于莲筛内,单层摆放于薪柴炭火炉上烘烤。火炉距莲 筛距离为25 cm~40 cm,初烤温度宜80 ℃~90 ℃;烘烤至莲子发软时,转入稳烤,可将炭炉的通风部 分关闭,烘烤温度为40 ℃~50 ℃。烘烤期间应常翻动莲子,翻动次数以不烤黄为准;莲子烘烤干燥至 水分≤12%。 7.2.5 装袋 将烘干后的莲子冷却至室温,及时装袋。 8 质量要求 感官指标、理化要求应符合NY/T 1504,卫生标准应符合GB 2762、GB 2763。 9 包装、标志、标签、运输、贮存 9.1 包装 9.1.1 包装材料应符合 GB 9683 要求,保持干燥、清洁、无异味、无毒。 9.1.2 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 9.1.3 产品应按同一等级、同一产地、同一生产日期包装。 9.2 标志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标志清新。 9.3 标签 按GB 7718执行 9.4 运输 运输装具应干燥,无异味、无污物,封盖严密。 9.5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清洁卫生的库房中,仓库内应无异物污染。 10 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参加本标准附录A。 5 DB33/T 823—2018

pdf文档 DB33-T 823-2018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3-T 823-2018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1 页 DB33-T 823-2018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2 页 DB33-T 823-2018 里叶白莲生产技术规程 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6:06: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