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31 备案号;56999-2017 江 DB32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675—2017 代替 DB32/T 675-2004 早春西瓜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rule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arly spring watermelon in plastic greenhouse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12 - 01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01 实施 发 布 DB32/T 67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DB32/T 675-2004。 本标准与DB32/T 675-2004相比作了如下修订: ——引用最新规范性文件(见第2章,2004版第2章); ——增加了穴盘基质育苗、双层大棚栽培、滴灌技术应用(见4.2.1.2、4.2.2、4.5.5);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NY 5109”(见2004版第2章)。 本标准由东台市农业委员会、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台市蔬菜栽培技术指导站、东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瑞祥、周桂官、陈乐平、顾桂华、苏恒山、崔业明、盛 露、张小春。 本标准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32/T 675-2004。 I DB32/T 675—2017 早春西瓜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早春西瓜大棚栽培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收获。 本标准适用于早春西瓜大棚栽培,其它地区西瓜栽培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条件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 4 栽培技术措施 4.1 种子 4.1.1 品种选择 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商品性好、耐低温、耐弱光、坐果能力强的中小果型品种。 4.1.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16715.1-2010中的良种要求。 4.2 育苗 4.2.1 苗床准备 4.2.1.1 床址选择 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接近电源的田块,每667m2大田需苗床净面积(2.5~3)m2。 4.2.1.2 穴盘、基质准备 每667m2准备60cm×30cm穴盘(50~70)孔(12~15)张,优质品牌基质(50~70)升。 4.2.2 播前准备 1 DB32/T 675—2017 提前搭好苗床双层大棚,大棚以东西向为主,棚宽6m,棚高(2.3~2.5)m左右。在大棚内建好电 热温床,苗床长度不超过30m。如利用大田种植棚直接育苗,正常为南北向,根据种植面积确定苗床长 度,苗床在大棚居中位置为好。选用功率为(1~1.2)kw、长度为(100~120)m的瓜菜育苗专用电热 线,布线间距为(5~6)cm,与自动控温仪连接。搞好种子处理,坚持选种晒种。 4.2.3 播种 播种期根据移栽时间确定,一般在栽前(30~35)天播种,双层大棚栽培2月上旬移栽,12月底至1 月上旬播种育苗;单层大棚栽培3月上旬移栽,2月上旬播种育苗。播前将穴盘装好基质并摆放到位,浇 足底水,每穴播1粒干籽,可推广催芽播种,上盖(0.8~1)cm厚的基质土,播后平铺地膜搭好小棚。 4.2.4 苗床管理 出苗前,不揭膜通风,保持白天床温(28~32)℃,夜间(20~25)℃,小棚上日夜加盖保温布, 出苗50%及时抽去平铺地膜。出苗后注意调节大棚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防止 出现“高脚苗”。早晨(8~9)时揭去保温布,增加光照,真叶出现后白天床内温度保持在(25~28)℃, 傍晚覆盖保温布,夜间保持18℃左右。根据温度指标及时通风调节温湿度。移栽前(7~10)日进行炼 苗,逐步减少覆盖物直至夜间不盖保温布。 4.2.5 苗期病害防治 2 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混合,每1m 苗床用药(8~10)g与(15~ 30)kg的基质土混合作为盖种土。子叶平展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或速克灵百菌清复合 烟剂薰蒸。 4.3 4.3.1 定植前准备 培肥土壤 2 冬前每667m 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500~2000)kg(或饼肥200kg),均匀布施,深翻入土,风冻熟 化。栽前1个月开墒做畦,沟施生物有机肥(50~80)kg或45%三元复合肥(不含氯)(40~50)kg。 4.3.2 搭建大棚 定植前(10~15)日建好大棚,增加地温。大棚以南北向为主,棚宽以(5~5.5)m,棚内分为2 畦,畦宽2.5m左右,中间留走道,长度根据田块决定,棚间距(50~60)cm;采用机械运瓜的,采用大 小棚间距,分别为(90~100)cm和50cm,棚高2m左右,弓间距(1~1.1)m,外层大棚选用(0.07~0.08) mm厚的高保温无滴长寿薄膜,宽度根据大棚规格而定,围裙膜高度1m,入土10cm;内层大棚选用(0.02~ 0.04)mm厚的整体薄膜,与外层大棚间距15cm;小棚弓间距(2.5~3)m,围裙和小棚选用2m宽、0.02mm 厚地膜,平铺地膜前,布好滴灌主支管道及毛管,并与水源和动力设备连接。满畈平铺地膜,宽2.5m、 厚0.02mm。 4.4 定植 2 2月初~3月中旬定植,在每畦中间栽1行,穴距(28~33)cm(视品种而定),每667m 密度(700~ 800)株,坚持轻起轻运,大小苗分开移栽,浇活棵水封好定植口。 4.5 4.5.1 定植后管理 环境调控 2 DB32/T 675—2017 定植后大棚棚温白天保持(25~30)℃,超过30℃要适当通风。前期夜间盖好小棚,白天小棚先通 风后揭,当大棚内夜温超过18℃以上时揭去小棚。下雨天密闭大棚,防止棚内进水。连阴雨天气,棚内 湿度较大时,要钻雨隙,搞好通气棑湿,防止诱发病害。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及时加固大棚,防止大风 等突发性灾害发生。 4.5.2 整枝压蔓 根据品种特性,保留一根主蔓2根侧蔓,去除多余侧蔓。或主蔓早打顶,选留3根侧蔓。密度高的, 进行双蔓整枝。及时备好土块,理蔓压蔓,确保蔓叶均匀分布。 4.5.3 人工授粉 中果型品种第一茬瓜选留主蔓第2或第3雌花授粉坐果,确保1株1果;小果型品种选择主蔓第2和同 期侧蔓雌花授粉坐果,1株2果。晴天在上午10︰00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阴天可适当延长。在遇到低温、 连阴雨缺少花粉时,可按标准剂量使用坐果灵辅助授粉。 4.5.4 选瓜定瓜 及时去除低节位瓜、畸型瓜,选留果型好的瓜。 4.5.5 肥水管理 提倡一次性下足基肥,如出现旱情、长势不足,可用滴灌设施看苗补水、补肥,可增施磷酸二氢钾 等微量元素,促进生长。没有滴灌条件的,在距瓜主根50cm处及时补追水溶肥。 4.6 病虫防治 生长前期如遇连阴雨,注意用药防病,选用百菌清速克灵复合烟剂薰蒸,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 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疫病、菌 核病、炭疽病等病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蚜虫。用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防治红蜘 蛛等害虫。按规定,坚持安全间隔期用药。 4.7 质量管理 做好栽培全过程田间档案记载,执行质量追溯制度。 5 收获 在授粉后35日左右西瓜成熟(根据品种特性和积温情况),及时采摘上市。早中熟品种采收略早, 中晚熟品种采收略迟,具体要根据品种特性及栽培情况而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32-T 675-2017 早春西瓜大棚栽培技术规程 江苏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11:0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