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240 L67 保 DB5305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5/T 19.15—2019 替代 DG5305/T 19.15—2017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15 部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与应 用标准 2019 - 10 - 30 发布 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1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5/T 19.15-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中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保山市大数据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志胡、王明超、李祖燕、丁威、罗红建、张忠信、陈秋玲、邹瑜、袁建雄、 朱超群、银孟璐、起程、卢体璐。 本标准替代DG5305/T 19.15—2017。 DB5305/T 19.15-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 15 部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保山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和分 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库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定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936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3923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21139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GB/T 21740 基础地理信息城市数据库建设规范 GB 22021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GB 50174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CJJ/T 8 城市测量规范 DB5305/T 19.6-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技术标准 DB5305/T 19.12-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公共基础信息库管理与应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地理数据所蕴含和表达的地理含义,是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数量、质量、性质、 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3.2 基础地理信息 基础地理信息指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 3.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指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数据,该数据反映和描述 了地球表面测量控制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地籍、 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的位置、形态和属性等信息。 3.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输入、编辑、浏览、查询、统计、分析、表达、 1 DB5305/T 19.15-2019 输出、更新等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 3.5 数字线划地图 数字线划地图是与现有线划基本一致的各地图要素的矢量数据集,且保存各要素间的空间关系和相 关的属性信息。 3.6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是用一组有序数值阵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种实体地面模型,是数字地形模型的一 个分支,其它各种地形特征值均可由此派生。 3.7 数字栅格地图 数字栅格地图是根据现有纸质、胶片等地形图经扫描和几何纠正及色彩校正后,形成在内容、几何 精度和色彩上与地形图保持一致的栅格数据集。 3.8 数字正射影像 数字正射影像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的数字化的航空像片/遥感影像,经逐个象元进行投 影差改正,再按影像镶嵌,根据图幅范围剪裁生成的影像数据。 3.9 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是推算国家统一高程控制网中所有水准高程的起算依据,它包括一个水准基面和一个永久 性水准原点。 3.10 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指相对于不同性质的起算面(如: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椭球面等)所定义的高程 体系。 3.11 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 X、Y 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的数据。 3.12 栅格数据 栅格数据是按网格单元的行与列排列、具有不同灰度或颜色的阵列数据。 3.13 影像数据 影像数据是用数值表示的各像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 3.14 拓扑关系 拓扑关系指满足拓扑几何学原理的各空间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即用结点、弧段和多边形所表示的实 体之间的邻接、关联、包含和连通关系。 3.15 Web 地图服务 Web 地图服务指利用具有地理空间位置信息的数据制作地图。 3.16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 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 2 DB5305/T 19.15-2019 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3.17 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 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是一个非盈利的志愿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于提供地理信息行业软件和数 据及服务的标准化工作。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DLG:Digital Line Graphic,数字线划地图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数字高程模型 ——DTM:Digital Terrain Model,数字地形模型 ——DRG:Digital Raster Graphic,数字栅格地图 ——DOM:Digital Orthophoto Map,数字正射影像 ——WMS:Web Map Service,Web 地图服务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开放地理空间信息联盟 5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和分级 5.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组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现势库和历 史库。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核心,按类型分为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 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和数字正射影像数据五个分库,分库又根据比例尺和分辨 率的变化细化为子库,子库也可根据要素分成若干层;管理系统和支撑环境是数据存储、管理和运行维 护的软硬件及网络条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组成见图 1。 3 DB5305/T 19.15-2019 图 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组成 安全管理 用户管理 权限管理 日志管理 备份与恢复 数据维护 性能调整 数据更新 历史数据管 理 输入输出 数据检查 数据录入 产品制作 数据处理 投影变换 数据切割 格式转换 数据表达 数据组合 符号化显示 数据浏览 查询统计 查询 检索 统计 管理 系统 支撑 环境 现势库 大地测量 数据 元数据 1:500 …… 1:100 万 测 量 控 制 点 5.2 数字规划 图数据 水 系 居 民 地 及 设 备 交 通 管 线 0.2m 境 界 与 政 区 历史库 数字正射 影像数据 …… 地 貌 植 被 与 土 质 30m 地 名 数字高程 模型数据 2.5 … 1000 m … m 数字栅格 地图数据 1:50 …… 1:100 0 万 其他 地理 信息 数据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分级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分为国家、省区和市(县)三级,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库的数据尺度包括 1:1000000,1:250000.和 1:50000;省区级基础地理信息库的数据尺度包括 1:10000 和 1:5000; 市(县)级基础地理信息库的数据尺度包括 1:2000,1:1000 和 1:500。各级应横向上保证相邻地域 之间的衔接,纵向上建立多尺度数据垂直逻辑关联。 6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库规范 6.1 总体要求 6.1.1 建设原则 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与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先进性原则。应充分利用当前先进、实用的技术手段,采用成熟的设计方案、技术标准、硬件 平台和软件环境,实现对多尺度、多数据源、多时相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管理,保障系统稳定、 可靠地运行。 ——开放性原则。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硬件、软件应具有开放性。数据库系统应采用通用的地理 信息数据交换格式和标准化的系统通讯协议。 ——标准化原则。在数据库建设中,数据生产及数据库设计、建立、管理与维护等应符合基础地理 信息规范化要求。 ——安全性原则。在数据库设计、建立、系统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中应有严格的安全与保密措 施,确保整个数据库系统安全、正常和有效地运行和使用。 ——保密性原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设和使用应遵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许可管理规 定》中的相关规定和国家相关保密规定。 ——现势性原则。数据库的建设应采用最新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应建立维护更新机制,保证基 4 DB5305/T 19.15-2019 础地理信息的现势性。对更新后产生的历史数据应进行有效的管理。 ——网络化原则。数据库的建设应基于网络环境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数据管理模式,采用客户/ 服务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实现数据库的管理维护和网络信息发布。 6.1.2 空间参考系 6.1.2.1 高程基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高程系统应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或 1956 年黄海高程系。确有必要时,可 采用与国家高程基准建立联系的独立高程系。深度基准应采用理论最低潮面。 6.1.2.2 坐标系统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坐标系统应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统。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依法批准的独立 坐标系统,当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时,应与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建立转换关系。 6.1.3 时间参考 日期应采用公历纪元,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 6.1.4 数据质量要求 6.1.4.1 数据质量描述 数据质量应采用数据质量元素描述。数据质量元素应包括完整性、逻辑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 现势性等方面内容。对于数据源、数据加工过程、数据内容取舍和数据更新维护过程等涉及数据质量的 相关内容应有记录文档。 6.1.4.2 完整性要求 数据不应
DB5305-T 19.15-2019 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 第15部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与应用标准 保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7:40: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