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595284.8
(22)申请日 2022.05.28
(71)申请人 聚时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地址 200082 上海市杨 浦区杨树浦路23 00
号3B层B02- 59室
(72)发明人 国正 董欣宇 罗长志 郑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2300
专利代理师 张梦迪
(51)Int.Cl.
G06T 7/73(2017.01)
G06N 3/04(2006.01)
G06N 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
合定位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吊具定位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
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
系统, 通过AI训练模块针对多个相机不同视角的
差异性, 定义吊具上不同的目标物类别, 为不同
视角的相机训练对应的yolov5s检测模型; 检测
模型应用于实时获取的相机图像中, 完成吊具的
多视角识别, 检测模块的输出为目标物的特征,
包括目标物类型和作业车道, 同时输出目标物在
图像中的位置, 以图像ROI的像素坐标给出; 定位
模块利用检测模块的目标物特征和ROI数据, 分
别计算吊具的每个姿态。 本发明将吊具位姿进行
有效的拆分与解耦, 并针对每个分位姿设计对应
的观测视角与检测定位算法, 在保证定位频率的
情况下, 大幅提高每 个自由度的定位精度。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114998430 A
2022.09.02
CN 114998430 A
1.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 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AI训练模
块、 检测模块、 定位模块、 发布模块;
AI训练模块用于针对多个相机不同视角的差异性, 定义吊具上不同的目标物类别, 为
不同视角的相机训练对应的yolov5 s检测模型; 相机安装视角的确定方式为: 用于确定吊具
平动自由度的相机, 使其光轴与对应的吊具平动轴垂 直; 用于确定吊具转动自由度的相机,
使其光轴与对应的吊具转动轴平行;
基于AI训练模块得到的检测模型, 应用于实时获取的相机 图像中, 完成吊具的多视角
识别, 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为目标物的特征, 包括目标物类型和作业车道, 同时输出目标物
在图像中的位置, 以图像ROI的像素坐标 给出;
所述定位模块利用检测模块的目标物特征和ROI数据, 分别计算吊具的每个姿态, 并由
发布模块将定位模块计算得到的吊具位姿信息对外发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相机包括小 车相机一、 联系梁相机二、 横梁相机三和横梁相机四, 针对吊具的3
个平动自由度, 小车相机一固定于小车底部, 相机跟小车随动, 镜头竖直向下俯视吊具; 联
系梁相机二固定于左侧联系梁, 镜头水平朝前观察 吊具的大车方向端面; 横梁相 机三和横
梁相机四分别安装于海陆侧横梁上, 镜 头水平朝前看吊具的小车 方向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AI训练模块的训练步骤如下:
步骤一, 从小车相机一、 联系梁相机二、 横梁相机三和 横梁相机四的录像中各截取5000
张以上不同时刻的真实图片, 图像背 景应该至少包括晴天、 阴雨 天, 雾天以及夜间等多种工
况;
步骤二, 利用采集到的小车相机一的真实图片, 进行目标物的人工标注, 标注信 息为目
标物类别以及所在区域的图像ROI, 针对视野中吊具四个角的特征差异性, 定义4个不同的
目标物类别, 分别为: 俯视边角1 ‑1, 俯视边角1 ‑2, 俯视边角1 ‑3以及俯视边角1 ‑4;
步骤三, 利用采集到的联系梁相机二的真实图片, 进行目标物的人工标注, 标注信 息包
括目标物类别、 目标物所在车道号以及所在区域的图像ROI, 定义2个不同的目标物类别, 分
别为: 大车端面角2 ‑1, 大车端面角2 ‑2;
步骤四, 与步骤二类似, 利用采集到的横梁相机三的真实图片, 进行目标物的人工标
注, 定义2个不同的目标物类别, 分别为: 小车端面角3 ‑1, 小车端面角3 ‑2;
步骤五, 与步骤二类似, 利用采集到的横梁相机四的真实图片, 进行目标物的人工标
注, 定义2个不同的目标物类别, 分别为: 小车端面角4 ‑1, 小车端面角4 ‑2;
步骤六, 利用步骤二~步骤五标注的数据分别训练对应的yolov5s模型,获得的模型记
为yolo1, yolo2, yolo3和yolo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步骤如下:
步骤一: 利用yolo1模型实时检测小车相机一的图像数据, 并输出4个俯视边角特征
ROI, 记为R 1‑1, R1‑2, R1‑3和R1‑4;
步骤二: 利用yolo2模型实时检测联系梁相机二的图像数据, 并输出吊具的工作车道号
ID, 以及2个大 车端面角的ROI, 记为R2 ‑1和R2‑2;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4998430 A
2步骤三: 利用yolo3模型实时检测横梁相机三的图像数据, 并输出2个小车端面角的
ROI, 记为R3 ‑1和R3‑2;
步骤四: 利用yolo4模型实时检测横梁相机四的图像数据, 并输出2个小车端面角的
ROI, 记为R4 ‑1和R4‑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利用检测模块的目标物特征和ROI数据, 分别计算吊具的小车坐标
tx、 大车坐标ty和绕z轴的转角 θz; 吊具绕y轴的转角 θx; 以及吊具的高度坐标tz和绕x轴的转
角 θx。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计算吊具的小车坐标tx、 大车坐标ty和绕z轴的转角 θz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 利用检测模块获取的小车相机一的图像ROI(即R1 ‑1~R1‑4), 分别计算其 中心
像素坐标, 记 为a1, a2, a3, a4; 利用上述ROI中心坐标, 计算吊具中心像素M(u, v)和平均转角
θz;
步骤二, 利用相机成像模型, 将吊具中心的像素坐标C转 化为物理空间坐标, 即
tx=(u‑u0)·fx/Lr
ty=(v‑v0)·fy/Lr
式中, (u0, v0)是图像中心的像素坐标, fx和fy代表相机内参, Lr为PLC中读取的吊具高度
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计算吊具 绕y轴的转角 θx过程如下: 利用检测模块获取的联系梁相机
二的图像ROI, 即R2 ‑1, R2‑2, 分别计算其中心 像素坐标, 记 为d1, d2; 利用上述ROI中心坐标,
计算吊具绕y轴的平均转角 θy。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检测模块计算吊具的高度坐标tz和绕x轴的转角 θx过程如下:
步骤一, 当检测模块提示吊具工作于靠陆车道时, 提取海侧横梁相机三的图像ROI(即
R3‑1, R3‑2); 当检测 模块提示吊具工作于靠海车道时, 提取陆侧横梁相机四的图像ROI(即
R4‑1, R4‑2), 利用提取的ROI中心坐标b1, b2, 计算吊具中心像素N(u, v)和平均转角 θx;
步骤二, 利用相机成像模型, 将吊具中心的像素坐标N 转化为物理空间坐标, 即
式中, (u0, v0)是图像中心的像素坐标, fy代表相机内参, Lx为PLC中读取的小车位置,
是对应相机距离地 面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发布模块将视觉服务器上定位模块计算得到的吊具位姿信息由ZMQ对外发布,
包括6个定位值, 即吊具的小车坐标tx、 大车坐标ty、 吊具的高度坐标tz、 吊具绕x轴的转角
θx、 绕y轴的转角 θx、 以及绕x轴的转角 θx。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4998430 A
3
专利 一种用于岸桥自动抓放箱的吊具多视角融合定位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9:49:0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