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0/79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3981.2—2020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养护与复壮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ancient and notable trees’ management —Part2: Maintenance and rejuvenation 2020 - 06 - 08 发布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08 实施 发 布 DB37/T 3981.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莱芜市林业局、威海市园林 处、烟台市园林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华田、孟宪鹏、孔令刚、王延平、梁中贵、于文胜、陈玉、曹桂萍、耿兆杰、 王栋。 I DB37/T 3981.2—2020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 2 部分: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养护与复壮的违建清理、土壤改良、保护、树体管理、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档案管理等内容的实施方法和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古树名木的养护与复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1168 城市古树名木养护和复壮工程技术规范 LY/T 1664 古树名木代码与条码 LY/T 2011 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仿生树盘 imitated natural tree site 采用人工方法修砌的树盘,其特征与古树名木所处地点地貌特征一致。 3.2 复壮沟 rejuvenation ditch 在古树树冠遮阴范围内通过人工开挖壕沟回填基质的方式改良土壤环境、复壮树势的技术措施。 3.3 透气井 air exchange well 在古树根系分布范围内通过人工开挖垂直洞穴方式改善根际土壤透气性的技术措施。 3.4 排水沟 drainage ditch 在古树名木树盘四周开挖的用于排除地表和土壤滞水的明沟或暗沟。 4 违建清理 1 DB37/T 3981.2—2020 4.1 修砌不当的树盘 4.1.1 拆除修砌树盘过小、灌浆石砌或砖砌树盘,必要时可设置防护围栏(参见 6.1)。 4.1.2 因特殊需要修砌树盘时,宜采用埋设砖砌墩或水泥墩方式,间隔距离不小于 1 m,树盘地下部 分不能灌浆,地上部分要留排水孔,树盘直径不小于冠幅,树盘上部覆土不超过根茎以上 20 cm。 4.2 硬化地面 清理古树周围硬化地面,包括水泥地面、沥青地面、灌浆地砖地面、三合土地面等。清理范围不小 于2倍冠幅或20倍树干直径。因特殊需要硬化地面的,可铺设木栈道,或铺设青砖或空心砖,地砖下不 可灌浆或铺设灰沙、或铺设三合土层。 4.3 违章建筑 清理树体周围所有违章建筑(不包括古建筑),清理范围不小于2倍冠幅或20倍树干直径。 4.4 树盘堆积物 清理古树名木树干周围及附近所有柴草、建筑材料、建筑废弃物、以及其他堆积物。 4.5 私扯滥拉及悬挂物 清理古树名木上拉扯的电线、晒衣绳等;清理古树名木上悬挂的所有广告牌匾及其他悬挂物;拔出 铁钉,解除绑缚物。 5 土壤改良 5.1 修整仿生树盘 古树名木生境表层土壤缺失、根系裸露时,应在1~3倍冠幅范围内,就近取自然石块堆积于树盘周 围,就地取熟土覆盖于树盘之上,覆土厚度以覆盖裸露根系但不超过根茎20 cm为宜,覆土在树盘之上 栽植当地习生小灌木或草本植物。 5.2 开挖透气井 对于坚硬粘重、透气性不良的土壤,应远离树干基部2 m的树冠投影范围地表开挖数个垂直洞穴, 直径20 cm~30 cm,深40 cm~60 cm,填入枯枝落叶。 5.3 开挖排水沟 古树名木地处低湿涝洼排水不良之处,应在树盘外围开挖排水沟。排水沟宽度20 cm~50 cm,深度 30 cm~50 cm,长度以引出地表和根际土壤滞水为宜。排水沟两壁用石块或青砖干碴修砌。排水沟上口 遮盖石板或水泥板。 5.4 开挖复壮沟 5.4.1 应用对象 树龄较大,生长势衰弱,或经调查发现树盘土壤过于粘重湿涝的古树名木。 5.4.2 部位 2 DB37/T 3981.2—2020 树冠垂直投影范围的中部至外缘。 5.4.3 形状、数量、规格 在树盘内呈放射状分布。每次完成2~4个复壮沟,每隔1 a~3 a实施一次并更换位置。复壮沟长度 50 cm~100 cm,深度和宽度各30 cm~50 cm。 5.4.4 施工季节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落叶前后。 5.4.5 施工技术要点 5.4.5.1 事先标记复壮沟位置和边界,仔细逐层挖掘,防止损伤根系。 5.4.5.2 就近取等量熟土和同树种林下腐殖土,掺入少量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混匀后回填,墒情 不足时应适量灌水。 5.5 换土 5.5.1 应用条件 树盘土壤石砾过多、或混杂大量建筑废弃物、或埋有建筑灰盘、或土壤过沙或过于粘重。 5.5.2 技术要点 局部开挖放射沟,清除根际土壤内混有建筑废弃物、如砖石、灰渣等,其它施工技术同5.4。 5.6 调整土壤 pH 值 5.6.1 应用条件 土壤过酸(pH值小于5)或过碱(pH值大于7.5)超出古树名木适应范围并导致树势明显下降时,可 施用生石灰或硫酸亚铁(或硫磺粉)调整土壤酸碱度。 5.6.2 方法 5.6.2.1 在树冠投影范围内的树盘地表均匀撒施。 5.6.2.2 结合复壮沟改土或换土,将改良剂均匀混入基质中回填。 5.6.3 施用量 土壤过酸时每株施入生石灰粉5 kg~10 kg,土壤过碱时硫酸亚铁(或硫磺粉)每次2 kg~5 kg。 5.7 浇水 5.7.1 应用条件 持续干旱季节,当根际土壤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40 %时,或者挖出根际土用手搓揉后呈飘散粉末状 时,应及时适量灌水。 5.7.2 方法 在树盘上均匀开挖3~5个直径30 cm~50 cm穴,深度20 cm左右,四周培土埂,每次每穴灌水5 L~ 10 L。浇水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忌炎热的中午浇水,忌大水漫灌。 3 DB37/T 3981.2—2020 5.8 施肥 5.8.1 要求 衰弱古树需要施肥时,须经土壤养分化验或叶片营养诊断后在专家指导下进行。 5.8.2 种类 施肥以施用完全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必要时可施用生物菌肥和化肥。 5.8.3 方法和施量 结合复壮沟改土或换土进行,将肥料与回填基质混匀施入。有机肥每次施用50 kg~100 kg;必要 时可施入适量生物菌肥或化肥,具体按照GB/T 51168执行。 6 树体保护 6.1 设置围栏 6.1.1 应用对象 人流量较大、或经常遭受人畜干扰破坏的古树名木。 6.1.2 规格、形状与材料 树盘围栏设置范围不小于冠幅,围栏高度1.5 m左右。围栏形状以矩形或圆形为宜。围栏可选用与 周边环境相协调的铸铁、钢材、木板等材料。 6.1.3 设置方法 确定围栏边界后,沿边界每隔2 m~3 m埋设1个灌浆水泥墩,方形围栏四角需埋设灌浆水泥墩。水 泥墩埋设深度50 cm左右,直径30 cm~50 cm。将围栏固定在水泥墩上,涂抹防腐剂。 6.2 铺设木栈道 6.2.1 应用条件 公园、寺庙、景区等旅游区人流量大、空间狭窄、树盘地表践踏严重的古树名木。 6.2.2 铺设方法 在树盘土壤中埋桩(石柱或水泥柱),深度50 cm左右,桩上架设木质龙骨,龙骨上铺设木板。龙 骨宽度和厚度为5 cm左右,木板厚度3 cm~5 cm。固定埋桩、龙骨和木板,并作防腐处理。 6.3 加固 6.3.1 支撑 6.3.1.1 支撑柱可选用钢管、铸铁管、水泥柱、或防腐处理的木柱等,并与古树特征和周边环境相协 调。 6.3.1.2 在上端受力支撑点加橡胶垫或加箍固定;下部设立水泥或石砌底座。 6.3.1.3 用于防止古树倾倒或大枝重力下垂折断时,可采用单柱支撑;兼备支撑和防风作用时,可采 用双柱三角支撑。 4 DB37/T 3981.2—2020 6.3.2 牵拉 在应力一侧利用岩石、墙体、大树、埋桩等方式。在主干或大枝上选择合适的受力点,并采用钢圈 加固,内垫橡胶垫。采用铰链钢索或钢筋进行牵拉。 6.3.3 加箍 在腐朽劈裂主干或主枝的合适部位,用宽度5 cm左右、厚度0.5 cm左右的不锈钢板制成双半圆形箍 圈扣到加箍部位,一端设铰链,另一端设紧固螺栓。将箍圈扣到加箍部位,内衬厚度0.5 cm的等宽度橡 胶垫,紧固螺栓。 6.4 避雷 6.4.1 应用对象 古树名木所处位置为高地,或古树突出于周边树木或建筑物,或处在大尺度水面或平原尽头的缓坡 之上,或周边树木或建筑物遭受过雷击。 6.4.2 材料选择与施工技术要点 按照GB 50057执行。 6.5 枯死枝干防腐 对于枯死的大枝或树皮破损主干,如果不实施仿真修复,则应在相应的部位用数种防腐剂交替反复 涂抹数遍,作防腐处理。防腐剂的种类、剂型、使用浓度见规范性附录A(表A.1)。 6.6 树洞处理 6.6.1 开放树洞 清理树洞内泥土和杂物,刮除腐朽木,用火焰枪将内壁碳化后涂抹防腐剂(见6.5)。非通透性的 上下贯通树洞,应预先在树干基部打孔排水。 6.6.2 封闭树洞 6.6.2.1 树洞预处理 同6.7.1。 6.6.2.2 填充 采用聚氨酯阻燃发泡剂填充树洞至洞口处。 6.6.2.3 封口 按照以下步骤对填充后的树洞进行封口: a) 在填充后的洞口铺设不锈钢网并加以固定; b) 铺数层无纺布(每层无纺布要涂抹强力胶水泥,或硅胶玻璃胶),总厚度 2 cm 左右; c) 外层用紫胶漆、或环氧树脂、或蜂胶反复涂抹 3~5 遍。 6.7 仿生修复 5 DB37/T 3981.2—2020 主干或大枝树皮破损,或实施避雷措施,或实施树洞封闭处理的古树名木,应预先进行防腐处理后 (见6.5),选用同树种、同形状的树皮,用树胶粘贴修复。 6.8 枯死古树名木保护 6.8.1 实施进行就地保护,不得随意伐除或移栽替换。 6.8.2 修去部分或全部直径 3 cm 以下的细枝,每间隔 2~3 年全株涂抹一遍防腐剂(参见 6.5)。 6.8.3 必要时应设置钢架内支撑和仿真修复。 7 树体管理 7.1 改善光照条件 周围生长的其它树木如果对古树名木构成遮阴或挤压,应予以伐除,或修去遮阴大枝。 7.2 修枝 古树名木一般不宜修枝。确有必要修枝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
DB37-T 3981.2—2020 古树名木管理规范 第2部分:养护与复壮技术规程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23:21: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