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ICS 65.150 B 51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651—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Techn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Pinctada margartifera 2017 - 12 - 3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30 实施 发 布 DB45/T 1651—2017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繁殖场海区环境 .................................................................... 1 5 亲贝选择 .......................................................................... 1 6 催产与人工授精 .................................................................... 2 7 幼虫筛选与孵化 .................................................................... 2 8 幼虫培育 .......................................................................... 3 9 采苗 .............................................................................. 4 10 收苗 ............................................................................. 4 I — DB45/T 1651 2017 II — DB45/T 1651 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珍珠及珍珠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珍珠及珍珠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海洋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斌、童银洪、关安春、阮然、刘永、苏珠芳、陈虹才、邓晶晶、梁耀娟、沈 子洋。 III — DB45/T 1651 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Linne))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亲贝选择、催产 与人工授精、幼虫筛选与孵化、幼虫培育、采苗与收苗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珠母贝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洗卵 egg-washing 在珠母贝胚胎发育的沉降期内,去掉上层海水以降低劣质胚体比例和减少水体中多余精子、亲贝排泄 物等杂质,达到净化水质、保留优质胚体的过程。 3.2 幼虫筛选 embryo selection 在珠母贝胚胎发育至担轮幼虫期,收集和利用上浮的优质幼虫,淘汰中下层劣质幼虫,以降低劣质幼 虫比例的过程。 4 繁殖场海区环境 应选择在潮流畅通、底质为沙或沙泥、没有污染的海区;盐度25‰~35‰;pH值8.0~8.6。水质应符 合GB 11607和NY 5052 的规定。 5 亲贝选择 亲贝选择如下: ——珠母贝亲体为 3 龄~5 龄天然贝; ——壳高 10 cm 以上、体重 50 g 以上; 1 — ——贝壳外观完整,边缘生长线明显,体色黑褐色,外缘鳞片粗壮、完整; ——贝壳内侧边缘珍珠质呈深黑色或孔雀绿色; ——软体部饱满、富有弹性。 DB45/T 1651 2017 6 催产与人工授精 6.1 催产 6.1.1 温度刺激法 将亲贝置于18 ℃~20 ℃环境中30 min~50 min,再将亲贝置于29 ℃~30 ℃的海水中浸泡20 min~30 min,然后移入23 ℃~26 ℃海水中。按4:1~5:1的雌雄比将亲贝移入产卵池或孵化池中待排放精卵。 6.1.2 温度结合化学药物刺激法 把亲贝阴干2 h~3 h,再置于浓度为4×10 ~6×10 、温度为29 ℃~30 ℃的氨海水浸泡30 min~40 min, 然后移入23 ℃~26 ℃的砂滤海水。按4:1~5:1的雌雄比将亲贝移入产卵池或孵化池中待排放精卵。 -4 -4 6.1.3 阴干结合藻液、温度刺激法 把亲贝阴干1 h~2 h,再置于阳光下暴晒20 min,然后置于10 万cell~20 万cell的扁藻或金藻液中滤 食20 min~30 min,按4:1~5:1的雌雄比将亲贝移入产卵池或孵化池中待排放精卵。 6.2 人工授精 6.2.1 受精环境 水温26 ℃~30 ℃,盐度28‰~32‰。 6.2.2 精卵成熟度检查 去除亲贝右壳、外套膜和鳃使生殖腺裸露,用消毒脱脂棉擦去体液和海水。用吸管刺入生殖腺吸取精 卵,置于3×10 ~5×10 的氨海水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精子活动活泼则为成熟精子;成熟的卵子呈淡黄 色,圆形或卵圆形,卵膜光滑,卵核大而明显,位于细胞中央,卵黄颗粒分布均匀,色素较浓,卵径50 μ m~60 μm。 -5 -5 6.2.3 授精 在100 mL~200 mL烧杯中装好砂滤海水,用吸管分别吸取雌、雄亲贝的卵子、精子于烧杯中。在受精 缸或水族箱中配好6×10 ~8×10 的氨海水。精、卵用筛绢过滤,先倒入卵子,过5 min~10 min后倒入精 子,并充分搅拌混合。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卵子受精情况,受精率在90%以上则用于人工繁殖,受精率在90% 以下则弃之不用。 -5 -5 7 幼虫筛选与孵化 7.1 洗卵 在胚胎发育的沉降期时间(受精后3 h)内,每隔30 min~50 min进行一次洗卵操作,共洗卵2次至3次。 7.2 幼虫筛选 2 — 胚胎发育5 h后进入担轮幼虫期,每隔1小时收集一次上浮的优质幼虫并入孵化池,共收集3次。 DB45/T 1651 2017 7.3 孵化 孵化池中担轮幼虫密度控制在50个/mL~100个/mL之间。暂养12 h后,胚体发育至面盘幼虫。 8 幼虫培育 8.1 幼虫投放 幼虫移入加有1米左右水深砂滤海水的育苗池,使幼虫密度为2个/mL ~3个/mL。育苗池水温23 ℃~ 26 ,盐度25‰~33‰。 将 ℃ 8.2 水质管理 育苗池幼虫下池后的3 d~4 d内,每天添加一部分新鲜砂滤海水,第三天或第四天加满,然后开始换 水。换水量从初期的1/5到后期的1/3~1/2,换水时温差不能超过1 ℃。前期换水用孔径64 μm的尼龙筛绢 再过滤。 8.3 投饵 8.3.1 饵料种类 幼虫期饵料种类:光合细菌、干酵母、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亚心形扁藻。 壳 期幼虫、眼点期幼虫饵料种类:在面盘幼虫期饵料种类中增加角毛藻。 幼苗饵料种类:光合细菌、干酵母、湛江等鞭金藻、球等鞭金藻、绿色巴夫藻、亚心形扁藻、角 毛藻。 面盘 顶 附着 8.3.2 投饵量 不同发育阶段的投饵量见表1。 表1 珠母贝幼体不同发育阶段的饵料量参考表 发育阶段 每天投饵量,cell/mL 亚心形扁藻 湛江等鞭金藻 D 形期 200~400 200~400 壳顶初期 400~800 400~800 壳顶中期 800~1 100 500~800 壳顶后期 1 100~1 500 600~900 附着和幼苗 1 500~2 000 1 000~2 000 幼苗至收苗 2 000~3 000 —— 注1:饵料主要以金藻和扁藻为主,其他饵料为辅(金藻、扁藻供应不足时使用)。 注2:D 形期以金藻为主,占投喂量的 50%~100%,其他发育时期以扁藻为主,比例占投喂量的 50%~ 100%。 8.4 充气 用空气压缩机或鱼泵连续充气,溶解氧保持4.30 mg/L以上。 3 — DB45/T 1651 2017 9 采苗 9.1 附苗器种类 9.1.1 塑料薄板 材质为聚氯乙烯,颜色为黑色或红色,规格为18 cm×20 cm、18 cm×22 cm、20 cm×2 0 cm,穿连成串, 每串10片~13片,片与片之间间隔10 cm~15 cm。 9.1.2 胶丝网布 将材质为聚氯乙烯的40目胶丝网布裁剪成110 cm×25 cm,一端中间绑吊绳,另一端两角绑坠子。 9.1.3 附着绳 采用遮光率95%的太阳遮光网裁剪成110 cm×3 cm,拧成绳子,一端绑坠子。 9.2 附苗器消毒 投放前淡水浸泡2 d~3 d,高锰酸钾消毒,淡水冲洗后备用。 9.3 附苗器投放 20%~30%的幼虫出现眼点时,投放附苗器,2 d~3 d内分批投完。 9.4 附苗后管理 每天换水1/3;连续充气;投饵量参照8.3.2。 10 收苗 附着后20 d~30 d,贝苗壳高达2 mm~3 mm就可收苗。对于塑料板或胶丝网布附苗器上的贝苗,采用 0.02%~0.025%氨海水浸泡12 min~15 min,贝苗会自动脱落,即可收集;对于附着绳附苗器上的贝苗,将 贝苗连同附着绳一起直接移至海区进行养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珠母贝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DB45/T 1651―2017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pdf文档 DB45-T 1651-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殖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651-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殖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651-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殖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651-2017 珠母贝人工繁殖殖技术规范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4:31:4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