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724139.5 (22)申请日 2022.06.23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2110695985.4 2021.0 6.23 CN (71)申请人 迈威 (上海) 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01210 上海市浦东 新区李冰路576号 (创想园) 3号楼4楼 (72)发明人 张畅 王荣娟 焦莎莎 曾大地  张姣 杨莹莹 王双  (51)Int.Cl. C07K 16/46(2006.01) A61K 39/395(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P 3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靶向LAG-3和PD-L1的新型双特异抗体及其 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靶向LAG ‑3和PD‑L1的双 特异性分子及其应用。 在人源化抗人LAG ‑3抗体 的基础上, 在抗体重链的C端通过连接子连接抗 PD‑L1纳米抗体。 将纳米抗体通过上述连接子连 接于抗体重链C端的方式不仅减少了Fc的效应子 功能、 避免了活化T细胞的清除, 而且使双特异性 抗体的结构更加稳定、 重组表达的组装效率更 高。 并且, 该双特异性分子能够同时抑制PD ‑1/ PD‑L1信号通 路和LAG‑3/MHCII、 LAG3/信号通路, 实现LAG‑3阳性和PD ‑L1阳性细胞的桥连, 将解除 抑制的T细胞聚集在 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周围, 具有良好的抑瘤效果。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7页 序列表15页 附图9页 CN 115505045 A 2022.12.23 CN 115505045 A 1.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第一抗原结合部, 所述第一 抗原结合部包括: 第一肽段, 所述第一肽段包括第 一重链可变区和第 一轻链可变区, 其中, 所述第 一重链 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CDR)包括H1 ‑CDR1、 H1‑CDR2和H1 ‑CDR3, 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的CDR包 括L1‑CDR1、 L1‑CDR2和L1 ‑CDR3; 第二肽段, 所述第二肽段包括第 二重链可变区和第 二轻链可变区, 其中, 所述第 二重链 可变区的CDR包括H2 ‑CDR1、 H2‑CDR2和H2 ‑CDR3, 所述第二轻链可变区的CDR包括L2 ‑CDR1、 L2‑CDR2和L2 ‑CDR3, 且所述第二肽段与所述第一肽段共价连接; 第二抗原结合部, 所述第二 抗原结合部包括: 第三肽段, 所述第三肽段为纳米抗体, 包括第三重链可变区, 且与所述第一肽段的C端 通过接头相连, 所述第三重链可变区的CDR包括H 3‑CDR1、 H3‑CDR2和H3‑CD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抗原结合部含特异 性结合程序性细胞死亡 ‑配体1(PD ‑L1), 所述第二抗原结合部特异性结合淋巴细胞活化基 因‑3(LAG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包含 Fc结构域, 所述Fc结构域是IgG, 特别是IgG1  Fc结构域, 任选地, 所述Fc结构域包 含L234A和L23 5A点突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H1 ‑CDR1包含SEQ  ID  NO: 17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H1 ‑CDR2包含SEQ  ID NO: 18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所述H1 ‑ CDR3包含SEQ  ID NO: 19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且所述L1 ‑CDR1包含SEQ  ID NO: 14所述的氨基 酸序列、 L1 ‑CDR2包含SEQ  ID NO: 1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L1 ‑CDR3包含SEQ  ID NO: 16所述的 氨基酸序列, 任选地, 所述H2 ‑CDR1、 H2‑CDR2和H2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所述H1 ‑CDR1、 H1‑CDR2 和H1‑CDR3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且所述L2 ‑CDR1、 L2‑CDR2和L2 ‑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与 所 述L1‑CDR1、 L1‑CDR2和L1 ‑CDR3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 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H3 ‑CDR1、 H3‑CDR2和H3 ‑ CDR3选自下列组之一: (a)所述H3 ‑CDR1包含SEQ  ID NO: 20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H3 ‑CDR2包含SEQ  ID NO: 21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所述H 3‑CDR3包含SEQ ID NO: 2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b)所述H3 ‑CDR1包含SEQ  ID NO: 2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H3 ‑CDR2包含SEQ  ID NO: 24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和所述H 3‑CDR3包含SEQ ID NO: 25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重链可变区包括 SEQ ID NO: 3所述的氨基酸序列, 所述第一轻链可变区包括SEQ  ID NO: 1所述的氨基酸序 列。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一肽段进一步包括第 一轻链恒定区和 第一重链恒定区, 且所述第二肽段进一步包括第二轻链恒定区和 第二重链 恒定区, 任选地, 所述第一轻链恒定区与所述第二轻链恒定区均包括SEQ  ID NO: 2所述的氨基 酸序列,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505045 A 2任选地, 所述第一重链恒定区与所述第二重链恒定区均包括SEQ  ID NO: 4所述的氨基 酸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重链可变区包括 SEQ ID NO: 7或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肽复合物,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多肽复合物进一 步包括: 第四肽段, 所述第四肽段包括第四重链可变区, 且与所述第 二肽段的C端通过所述接头 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肽段为纳米抗体, 且具有与所述第三肽段相同的CDR序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重链可变区包括 SEQ ID NO: 7或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具有(G4S)2‑4或 SEQ ID NO:10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的 重链具有SEQ  ID NO:11或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任选地, 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的轻链具有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一种组合物, 其特 征在于, 包 含: 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以及 可选的药 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还包含生物治疗剂、 化学治疗剂和天然 活性成分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合物的剂型为水剂、 针剂或粉针 剂。 17.一种多核苷酸, 其特征在于, 编码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中 的抗体重链和/或抗体轻链。 18.一种核酸构建体, 其特 征在于, 包 含权利要求17 所述的多 核苷酸。 19.一种宿主细胞, 其特征在于, 包含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核苷酸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 核酸构建体。 20.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 ‑13中任一项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1)在适合表达重组外源蛋白的条件下培 养权利要求19所述宿主细胞; (2)可选的, 从细胞培 养物中分离纯化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 21.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权利要求14 ‑16中任一项所述组合 物、 权利要求17所述多核苷 酸、 权利要求18所述核酸构建体、 或权利要求19所述宿 主细胞在 结合并抑制LAG3和P D‑1功能中的应用, 其中, 所述 LAG3和PD‑1源自人或食蟹猴。 22.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权利要求14 ‑16中任一项所述组合 物、 权利要求17所述多核苷 酸、 权利要求18所述核酸构建体、 或权利要求19所述宿 主细胞在 抑制或阻断LAG ‑3/MHCII、 LAG‑3/FGL1、 和/或P D‑1/PD‑L1信号通路中的应用。 23.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双特异性结合分子、 权利要求14 ‑16中任一项所述组合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505045 A 3

PDF文档 专利 靶向LAG-3和PD-L1的新型双特异抗体及其应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靶向LAG-3和PD-L1的新型双特异抗体及其应用 第 1 页 专利 靶向LAG-3和PD-L1的新型双特异抗体及其应用 第 2 页 专利 靶向LAG-3和PD-L1的新型双特异抗体及其应用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2:09:1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