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27407.4 (22)申请日 2022.08.25 (71)申请人 四川大学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 都市一环路南 一段 24号 (72)发明人 于承均 李毅  (74)专利代理 机构 深圳知帮办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44682 专利代理师 王艺欢 (51)Int.Cl. G06V 10/75(2022.01) G06V 10/74(2022.01) G06T 7/00(2017.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该算 法首先对输入的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随机一个视 差和法线, 并生成动态倾斜视差窗口作为视差平 面; 在进行代价计算后, 对得到的图像进行空间 传播‑视图传播 ‑平面传播三次迭代传播; 最后进 行左右一致性检测、 视差填充及加权中值滤波 得 到优化之后的视差图。 本发明采用动态倾斜窗口 做视差平 面, 解决了基线与被拍摄物体平行的角 度问题。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457298 A 2022.12.09 CN 115457298 A 1.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该算法首先对输入的图像的每一个像素随机一 个视差和法线, 并生成动态倾斜视差窗口作为视差平面; 在进 行代价计算后, 对得到的图像 进行空间传播 ‑视图传播 ‑平面传播三次迭代传播; 最后进行左右一致性检测、 视差填充及 加权中值滤波得到优化之后的视 差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为每 个像素随机生成一个动态倾 斜视差平面; 随机生成视差值z给每一个像素, 同时为了表示平面, 还需要随机一个法向量 用法向量的方法表示空间中的平面, 令ap,bp,cp分别为动态倾斜窗口的三 个参数, 其中, ap,bp,cp可以表示 为: 步骤2、 像素初始化; 对于像素点C的视 差平面方程可以表示 为: dC=aCx+bCy+c 其中a,b,c为视差平面的3个参数, 三个参数随着点C的x坐标及y坐标变化不断调整, 形 成动态平面; 步骤3, 代价计算; 对于左右视图的像素, 采用的匹配公式为: r(p,f)=∑t(p,q) ·ρ(q,q‑(aqx+bqy+c) 式中r(p,f)为像素p当视 差平面为f时的聚合代价 值, t(p,q)是自适应的权 重; 然后, 通过色差判断像素p和q是否在同一个平面: 公式中, λ是自定义 参数, ∥Lp ‑Lq∥为像素p和q在RGB空间的距离; 步骤4、 迭代传播, 具体包括空间传播、 平面传播及视图传播三个方面, 对得到的图像进 行空间传播 ‑视图传播 ‑平面传播 三次迭代传播; 步骤5、 视 差修正, 包括一致性检测和视差填充; 其中, 左右一致性检测, 是对于左视图的像素p, 根据p ’=p‑d找到在右视图对应的像素 p’, 判断二者视差值是否在一定范围内, 否则为 误匹配点; 对于视差填充, 用加权中值滤波代替普通的滤波, 在保存误匹配点的数组中, 记录每一 个点的视 差平面, 用其中结果 最好的平面作为代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 对于左视 图的一个像 素p, 它与其在右 视图的对应点p ’的相似性计算公式为: ρ(p,p')=(1 ‑θ )·min(||Lp‑Lp'||, Γcol)+θ·min(||Gp‑Gp'||,Γgrad) 式中∥Gp‑Gp’∥为二者梯度的差值, θ、 Γcol以及Γgrad为自定义参数, 可以控制遮挡区域 的像素, 两个 像素的梯度以及颜色差值越小则拥有越高的相似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将先进行平面传播再 进行视图传播, 这样可以在进行视图传播时, 传给右视图更好的视 差平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空间传播是针对每一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57298 A 2个像素进 行的, 计算左视图的代价, 判断新的代 价是否比当前代价小, 并不断更新最小的代 价; 在偶数次传播中, 依次查找当前像素块下方以及右侧的像素块, 确定其中与当前像素最 相似的像素; 在奇数次传播中, 传播 顺序改为 寻找上方及左侧像素。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在平面传播步骤, 提前 设定z坐标变化范围( ‑ωz,ωz)以及法向量的变化范围( ‑ωn,ωn), 随机一个在z坐标变化 范围内的值与当前视差求和, 同时随机一个 向量在变化范围内的值与原向量求和; 新得到 的视差值和法线组成新的视差平面, 判断当前平面的代价与之前平面的大小, 并不断更新 最小代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进一步, 为了更快找到 目标平面, 采用随机扰动的形式进行搜索, 以当前像素为中心, 在特定范围内随机搜索, 搜 索范围公式为: S=X0+wαiZi Z随机在‑1到1之间, w设定了初始的搜索范围, α为缩小系数, 通常每次随着i的增加搜 索范围减半, 因此α 通常为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 在视图传播步骤, 对左 视图像素p, 找到其在右视图的同名点p ’, 把p的视差平面传播给p ’, 左视图的视差平面的公 式为: dp=apx+bpy+c 左右视图的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相差的数值为视差值, 由此得到右视 图的视差平面公 式: d'=‑axp'‑byp'‑(c+adp)。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其特征在于步骤5 中, 进一步, 为了解决视差 方向单一产生的条纹问题, 为窗口内的像素增 加了权重: 按照权重大小的升序对所有数据进行排列, 对权值进行累计求和, 当和值超过总权值 的一半时, 得到最终的视 差图。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57298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双目立体匹配算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1:2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