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08923.1 (22)申请日 2022.07.29 (71)申请人 重庆瑞通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02761 重庆市璧 山区青杠街道龙青 路60号A幢 (72)发明人 付才明 徐平 廖峻 汪孝华  (74)专利代理 机构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40 专利代理师 王宏松 (51)Int.Cl. B08B 3/12(2006.01) B08B 3/04(2006.01) B08B 3/10(2006.01) B08B 13/00(2006.01) F26B 5/04(2006.01)F26B 21/00(2006.01) F26B 21/06(2006.01) F26B 2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 动控制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超声波清 洗; S2, 涡旋浪涌漂洗; S3, 真空超声波清洗; S4, 真空涡 旋浪涌漂洗; S65, 除湿, S6, 烘干。 在超声波和浪 涌清洗后采用真 空清洗的方式对阀板进行清洗, 真空清洗时, 在清洗槽内形成负压环境, 超声波 在负压的情况下工作, 更能让阀体上的杂质从阀 体上脱离, 从而使得清洗后的阀体能达到设计时 的高精度的清洁度要求; 另外在烘干前, 利用风 机产生气流带走阀板上的水分, 便于后续的烘 干。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9页 附图15页 CN 115254776 A 2022.11.01 CN 115254776 A 1.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超声波清洗: 将阀板依次在四个超声波清洗槽(D)内进行超声清洗去除阀板表面的 油污及杂质, 所述超声清洗槽内装有清洗剂水溶液, 四个超声波清洗槽的超声频率依 次增 加; S2, 涡旋浪涌漂洗: 将经过超声清洗的阀板置于涡旋浪涌漂洗槽(E)内进行涡旋浪涌漂 洗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清洗剂及杂质; S3, 真空超声波清洗: 将经过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放入真空超声波清洗槽(F)内, 在 真空状态下进行超声 波清洗, 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4, 真空涡旋浪涌漂洗: 将经过真空超声波清洗的阀板放入真空涡旋浪涌漂洗槽(G ) 内, 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真空涡旋浪涌漂洗, 去除阀板表面及内腔的杂质; S5, 除湿: 将经 过真空涡旋浪涌漂洗后的阀板利用风机系统吹掉大部分的水分; S6, 烘干: 将吹掉大部分水分的阀板先进行 预热, 然后真空烘干 。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板 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5 中, 风机系统包括风机驱动模块、 风机电流检测模块、 风机控制器、 风机切断模块、 风机温度 检测模块和风机; 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 一端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风机切断模块的 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一端相连, 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源输出第二端与风机的电源 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入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电流检测输出端 相连;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风机上, 风机温度检测模块的温度数据输出端与风机控制器 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 风机控制 器的控制 输出端与风机驱动模块的控制 输入端相连, 风 机切断模块的切断控制输入端与风机控制器的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模块与 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风机驱动 模块包括: 场效应管M OS1的源极、 场效应管MOS2的漏极、 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负极 分别与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风机切断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 一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4的源极、 场 效应管MOS3 的漏极、 二极管D4的正极和二极管D3 的负极分别 与风机的电源输入第二端相连; 场效应管MOS1的漏极、 二极管D1的负极、 场 效应管MOS4的漏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 与电源VC C1相连; 场效应管MOS2的源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第一输 入端相连, 场效应管M OS3的源极和二极管D 3的正极分别与风机电流检测模块的电流检测 第 二输入端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一端与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 二端与场效应管MOS2的栅极相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三端与场效应管MOS3的栅极相 连, 风机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第四端与场效应管MOS4的栅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风机切断 模块包括: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源VCC2相连, 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继电器J1输入 回路的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254776 A 2第一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三极管Q1的基极与风机控制器的 切断控制输出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的第 一端相连, 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 第二端与风机的第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风机电流 检测模块包括 风机电流检测第一模块和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 风机电流检测第 一模块包括: 电阻R4的第一端和电阻R5的第 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块 的电流检测第一输出端相连, 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 电阻 R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2的第一端、 电容C1的第一端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 电容C3的第 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2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一端相连; 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1的第一端、 电容C2的第一端和电容C1的第二端相连, 电 容C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 1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二端相连; 风机电流检测第二模块包括: 电阻R9的第一端和电阻R10的第一端分别与风机驱动模 块的电流检测第二输出端相连, 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8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 电 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 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 电容C6的 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7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三端相连; 电阻R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的第一端、 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相连, 电 容C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6的第二端与风机控制器的电流检测输入第四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风机温度 检测模块包括: 电阻R1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 电容C7的第一端和风机控制器 的温度数据输入端相连, 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电阻R11 的第二端与电源VC C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阀板 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5 中, 风机吹掉阀板上的大部分水分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1, 阀板放入除湿槽内后, 风机控制器先向三极管Q1的基极发送导通电平, 三极管Q1 导通时, 继电器J1输入回路得电, 此时继电器J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常开状态变为闭合 状态; S52, 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同步的PWM电平, 且向场效 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 号; 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1、 继电器J1输 出回路、 风机、 场效应管MOS3、 电阻R9和电源地构成风机正 转控制回路; 或者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2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同步的PWM电平, 且向场 效 应管MOS1和场效应管MOS3发送截止信 号; 此时电源VCC1依次经场效应管MOS4、 继电器J1输 出回路、 风机、 场效应管MOS2、 电阻R4和电源地构成风机反转控制回路; S53, 待风机工作预设时间第一阈值后, 风机控制器分别向场效应管MOS1、 场效应管 MOS2、 场效应管M OS3和场效应管MOS4发送截止信号, 风机停止工作, 待风机停止工作预设时 间第二阈值后, 风机控制器向三极管Q 1发送截止电平, 三极管Q 1截止时, 继电器J1输入回路 失电, 此时继电器J 1输出回路的常开触点由闭合状态变为常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S54中, 风机控制器通过风机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温度值的计算方法为: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254776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阀板高精度清洗线的自动控制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18 22:31:1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