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2146—2023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hinese chives production
2023-09-25发布 2024-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2146—2023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前准备 ........................................................................... 1
5 产中管理 ........................................................................... 2
6 产后管理 ........................................................................... 5
7 生产档案管理 ....................................................................... 5
附录A(资料性) 韭菜病虫草害登记药剂信息表 .......................................... 6
DB11/T 2146—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彬、孙海、王胤、曹金娟、李云龙、王铁臣、王帅、曾剑波、徐进、石颜
通、王帅宇、张小利。
DB11/T 2146—2023
1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韭菜生产中产前准备、产中管理、产后管理 及生产档案管理的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露地和设施韭菜的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868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有机肥料
NY/T 2118 蔬菜育苗基质
NY/T 3414 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技术规程
DB11/T 867.2 蔬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 第2部分:叶菜类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前准备
4.1 种植环境要求
4.1.1 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排灌方便、耕层深厚、透气性良好、pH 7值左右、前茬非
葱蒜韭等百合科作物的地块。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
4.1.2 应做好田园清洁,清理韭菜田及周边的杂草、植株残体等病虫草害源头,清除农药包装及地膜
废弃物、未腐熟有机肥等污染物,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土壤。
4.2 棚室消毒
4.2.1 设施可选择高温闷棚或臭氧消毒,消毒应在空棚期进行。
4.2.2 选择高温闷棚时,利用夏秋季晴好天气,覆盖棚膜,密闭棚室,白天棚内温度达到42 ℃以上,
连续密闭棚室 5 d~7 d。
4.2.3 选择臭氧消毒时,清除棚内杂草和植株残体,采用适宜的臭氧发生装置在棚内释放臭氧,杀灭
棚室内的病菌和害虫。
DB11/T 2146—2023
2 4.3 土壤消毒
翻耕土壤、平整田块后,选择夏秋季天气晴好 、且日最高气温超过25 ℃的早晨,用厚度为0.10 mm~
0.12 mm透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地。待膜内土壤5 cm深处温度达到40 ℃以上且持续超过4 h,即可揭开薄
膜。
5 产中管理
5.1 品种选择
秋冬季生产应选择不休眠或浅休眠、低温寡照条件下速生性强的品种;春提前和春夏季露地韭菜
生产应选择深休眠、早发性好的品种;优先选用叶色深绿、直立性强的品种。应选择生产期至播种期
不超过1年的健康种子。
5.2 播种
5.2.1 可直播也可以育苗移栽,育苗移栽宜选择穴盘育苗。露地播种宜选择4月上旬~5月中旬和8
月下旬~9月上旬,温室大棚等设施内播种可较露地提前或延后30 d左右。
5.2.2 直播时在平整好的畦面上开沟,行距30 cm~40 cm,沟深6 cm~8 cm,宽8 cm~10 cm。将
沟底荡平后播种,播后覆土2 cm~3 cm,稍加镇压,用种量1.75 kg/667㎡~2.5 kg/667㎡。播种后
出苗前,应保持地表面湿润, 3 d~6 d浇一次小水,直至齐苗。
5.2.3 穴盘育苗基质可选用商品基质,或草炭∶蛭石=1:1,或草炭∶蛭石∶珍珠岩 =3∶1∶1,按照
体积比配制,基质应符合NY/T 2118的相关要求。将韭菜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装有基质的穴孔内,每穴
10粒~15粒种子,播种深度1.0 cm ~1.5 cm。播种后喷透水。
5.3 移栽
穴盘苗苗龄50 d~70 d, 具有5片~6片真叶即可移栽。宜选择根系丰满、根坨完整、无病虫苗,
整穴移栽。行距28 cm~33 cm,穴距20 cm~25 cm,每穴10株~15株。栽植时,覆土以不埋住叶片与叶
鞘的连接处为宜。
5.4 合理施肥
基肥应以腐熟有机肥、复合肥等为主。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撒施优质有机肥(以优质腐熟
牛粪为例)6 000 ㎏/667 m2。追肥宜用复合肥、微生物肥料,注意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收获前20 d
内不宜追施无机氮肥。有机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1868的要求。
5.5 灌溉
5.5.1 设施生产宜采用滴灌,高温季节可采用喷灌;露地生产宜采用喷灌。
5.5.2 定植后7 d~10 d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8月中旬以后,视土壤墒情15 d~20 d浇一次水。
棚室韭菜收割后2 d~3 d浇一次水,生长期间可不再浇水。若田间墒情不足,则应在晴天上午浇水,及
时通风排湿。
5.6 有害生物防治
5.6.1 韭菜主要有害生物
DB11/T 2146—2023
3 韭菜苗期主要有害生物是杂草,生长期主要是病虫害,常见的有灰霉病、疫病、韭蛆、蚜虫、蓟马、
葱须鳞蛾等。
5.6.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健身栽培为基础,优先采用生态防控、理化诱控、生
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必要时科学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实现有害生物的有效控制。
5.6.3 生态防控
5.6.3.1 温湿度调控
棚室生产韭菜应及时通风排湿,气温宜控制在12 ℃~24 ℃,空气湿度宜控制在50%~70%。
5.6.3.2 晾根
越冬期监测发现露地韭菜根际发生韭蛆危害时,在翌年3月下旬用耙子搂去根际 3 cm~5 cm表层土,
晾晒外露的根和表层土壤,7 d后用耙子搂平畦面。
5.6.3.3 浇冻水
露地韭菜在地表水夜冻日化时期,浇越冬水,通过冻融交替和长时间水分饱和,降低越冬幼虫基数,
保持土壤墒情。
5.6.4 理化诱控
5.6.4.1 防虫网隔离
应在棚室通风口、出入口处设置40目防虫网,阻控害虫进入棚室内。
5.6.4.2 诱虫板诱杀
应在平茬后设置诱虫板诱杀蚜虫、韭菜迟眼蕈蚊、种蝇、蓟马等害虫。诱虫板上缘高出韭菜叶片顶
部5 cm左右;可挂设25 cm×30 cm诱虫板30块/667m2或30 cm×40 cm诱虫板20块/667m2。应定期
观察诱虫板的虫量变化,虫量较大时尽快更换。
5.6.4.3 日晒高温覆膜法
4月中旬~9月下旬,在韭蛆发生严重地块宜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幼虫,还可兼防蚜虫、
蓟马和葱须鳞蛾等。应按照NY/T 3414的相关规定执行。
5.6.5 生物防治
5.6.5.1 天敌释放
可在害虫少量发生时释放天敌,重点释放位置是虫害初始发生区域及其周边,具体方法如下:
——防治韭蛆可选择昆虫病原线虫,宜在韭菜封垄时释放,释放量以15 万头/m2~30万头/m2
为宜;
——设施生产防治蚜虫可选择异色瓢虫,天敌与蚜虫的比例应达到1:30~1:60,14 d后视
DB11/T 2146—2023
4 情
DB11-T 2146-2023 韭菜生产技术规程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0-31 20:45:3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