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ICS 67.080.20 B 3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339—2018 甘薯储运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sweetpotato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8-12-19发布 2019-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发布 NY/T 3339—2018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洁、王希卓、王彩霞、孙静、孙海亭、刘富明、罗启燕。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3339—2018 甘薯储运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收获与储藏、出库及储后质量、运输、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鲜食甘薯、加工用甘薯及种薯的采收储藏与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注D明的引用文件,仅注口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 4806. 7 食品安 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 GB/T 6543 运输 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 取样方法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紫外线 空6消毒器发全具 GB 28235 塑料收 收纳箱 GB 28798 马铃吧 GB/T 51124 藏设施设计规范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LS 1212 NY/T 1200 薯脱毒种尊 NY/T2642 类贮藏 NY/T2789 塑料网眼 QB/T 3810 3术语和定义 3. 1 储藏窖storagecav er 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走 质净高 3的储 3.2 储藏库storehouse 室内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不超过室内净高1/3的储 3. 3 愈合curing 在适宜的环境温湿度和通风条件下,使受到机械损伤的薯块伤口处自然木栓化,促进伤口愈合,并 抑制伤口处腐烂的生物学过程。 4收获与入储 4.1收获 4.1.1最佳收获气温为11℃~14℃;错季栽培的甘薯可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收获。 4.1.2尽量选择晴天、土壤湿度较低时抓紧收获。收获后经田间晾晒3h~6h,当天及时储人甘薯储 1 NY/T3339—2018 藏设施。对于不能当天人储的,夜间温度低于9℃须注意覆盖,防止冷害和冻害,夏季收获应避免阳光 长时间直射。 4.1.3收获时应避免薯皮和薯块组织受机械损伤。 4.2储藏设施 4.2.1储藏设施 甘薯储藏设施包括储藏窖和储藏库。辅助设施设备包括储藏环境温度、湿度监测设备,必要的控 温、控湿、消毒、照明等,设计规范可按照GB/T51124的规定执行。 4.2.2储藏设施准备 4.2.2.1检查 储藏前应检查甘薯储藏设施整体安全性能、牢固性、密封性、保温性,通风系统管道的畅通情况,风 机、照明、检测等设备运行情况。 4.2.2.2清理 储藏前1个月,应彻底清除甘薯储藏设施内的杂物和垃圾。 4.2.2.3通风 储藏前1周~2周,应打开储藏设施的门、窗、通风孔等,充分通风换气。 4.2.2.4控湿 气候干燥地区,应在储藏前2周3周,用适量洁净水喷洒储藏设施地面和墙壁,使设施内相对湿 度达到85%以上。气候潮湿、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应在储藏前1周2周,将储藏设施门窗打开进行通 风散湿,并在地面铺设疏密均匀、清洁干燥的沙层、砖块、干木板等垫料,垫层高10cm15cm,利于通气 防潮。 4.2.2.5消毒 甘薯储藏前5d~7d,应对储藏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可采用符合LS1212规定的化学药剂,或采用 符合GB28235规定的方法进行消毒。 4.3分级 4.3.1种薯分级应符合NY/T1200的规定。 4.3.2商品薯分级应符合NY/T2642的规定。 4.4包装及标识 4.4.1包装 4.4.1.1基本要求 同一包装内产品的品种、产地、等级应一致,包装内产品可视部分应具有整个包装产品的代表性。 4.4.1.2包装材料 宜采用编织袋、塑料网袋、塑料筐或纸箱包装。编织袋应符合GB/T8946的规定,塑料网袋应符合 并有透气孔。 4.4.2标识 包装上应有明确标识,内容包括名称、等级、产地、收获日期、包装日期(必要时)条件等,标注内容要 求字迹清晰、完整、规范且不易褪色。 4.5预处理 4.5.1甘薯收获15h~20h内可在温度35℃~38℃、相对湿度85%~90%的环境下进行48h~72h 的高温愈合处理。 4.5.2愈合过程中应注意用鼓风机强制空气流动,使温度均匀上升,避免局部高温伤害。 NY/T3339—2018 4.5.3甘薯愈合完成后,应尽快转人适宜的储藏环境。 4.5.4种薯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0min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1000倍液浸泡2min~5min,晾干后转人储藏设施。 4.6入库 4.6.1甘薯经预处理后应一次性入库,装卸操作应避免机械损伤。 4.6.2在温度许可情况下,塑料箱包装的甘薯宜在储藏库旁搭建凉棚码垛晾晒3d~7d,薯皮老化后 入库。 4.7码垛 4.7.1合理安排薯堆位置。薯堆排列方式、走向及间隙要求与库内空气环流方向一致。 4.7.2按品种及用途分储藏设施、分垛、分等级堆码,为便于堆垛间空气环流散热,有效空间的储藏密 度每立方米应小于或等于650kg。 4.7.3垛位适宜,便于检查、盘点和管理,人库后应及时填写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 4.7.4垛码要求: a)薯垛距墙:0.20m~0.30m; b)垛间距离:0.50m~0.60m; c) 贮藏设施内通道:1.20m~1.80m; d)垛底垫木高度:0.10m~0.15m; 堆码高度:散堆堆码高度不超过1.50m;透气编织袋、塑料网眼袋包装堆码高度一般不超过6 e) 袋。箱装堆码高度应低于储藏库净高的75%。 5储藏管理 5.1温度 根据不同甘薯品种和用途,选择适宜的储藏温度为10℃~15℃,储藏期间应保持储藏环境温度稳 定,符合NY/T2789的规定。 5.2相对湿度 储藏环境相对湿度可根据品种进行调整,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95%,符合NY/T2789的规 定。干燥地区可在储藏设施加设水槽,地面洒水或使用加湿器提高湿度。 5.3通风换气 储藏过程中应适度通风换气,可设置机械通风装置使储藏设施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保持均匀一 致,甘薯垛间风速宜为0.25m/s~0.50m/s,储藏环境COz浓度不高于5%,0,浓度不低于15%。 6出库 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出库;气温低于9℃时出库,应采取防寒保暖措施。 装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避免冷、热造成的伤害。 7运输 7.1运输工具和方式 7.1.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通风、无毒,不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7.1.2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防晒、防热、防冻等措施。 7.2堆码要求 7.2.1堆码应紧凑、稳固,捆扎结实,防止滑落和挤压。 3 NY/T3339—2018 7.2.2散堆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50m,应合理摆放,保持通风。 7.3装卸及行车要求 7.3.1应轻装轻卸,适量装载,严禁摔、抛袋及踩踏。 7.3.2行车平稳,快装快运。 8检验 8. 1 实时监测病害与薯块腐烂情况,定期对缺陷薯率、失重率等进行检查。 8. 2 在库内有代表性的部位取样,取样方法按GB/T8855的规定执行。 P 服务平台 NY/T 3339—2018 行业标准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准 甘薯储运技术规程 NY/T3339—2018 *** 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邮政编码:100125 网址:www.ccap.com.cn) 北京印刷一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mm×1230mm1/16印张0.75 字数15千字 2019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2019年3月第1版 书号:16109·4698 定价:1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59194261 NY/T3339-2018

pdf文档 NY-T 3339-2018 甘薯贮运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3339-2018 甘薯贮运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3339-2018 甘薯贮运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3339-2018 甘薯贮运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2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