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团体标准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 摄影测量方法 Photogrammetry of casting dimensions 2021–10–27发布 2022–01–27 实施 中国铸造协会 发 布ICS 37.020 CCS J 3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FA 0106011--2021 I 目 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及定义 ................................ ................................ ......... 1 4 测量条件 ................................ ................................ ........... 1 5 被测铸件的要求 ................................ ................................ ..... 2 6 测量步骤 ................................ ................................ ........... 2 7 数据拟合方法 ................................ ................................ ....... 3 8 测量报告 ................................ ................................ ........... 4 附录 A(资料性) 测量报告示例 ................................ .......................... 5 图1 片状结构数据拟合示意 ................................ ............................ 3 图2 缸体结构数据拟合示意 ................................ ........................... 4 图3 回转体结构数据拟合示意 ................................ .......................... 4 表1 标识点间距 ................................ ................................ ...... 2 表2 编码点间距 ................................ ................................ ...... 2 表A.1 测量报告 示例 ................................ ................................ ..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FA 0106011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 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中国铸造协会检测实验工作委员会 提出。 本文件由 中国铸造协会 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 共享铸钢有限公司、国家钢铁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马鞍山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验所)、江苏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襄阳金耐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万立鑫晟新材料技 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胡进林、李永新、甘正斌、汪洋、帅德军、李文定、 帅德国、石卫东、沙学录、 宋文涛、古金涛、杨爱宁 、周海帆、张旭亮。 本文件自 2021年10月27日首次发布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FA 0106011 —2021 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铸件尺寸摄影测量的测量条件、被测铸件的要求、测量步骤、数据拟合方法以及测量 报告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铸件(长、宽、高不小于 300mm)的尺寸测量,其它物体(诸如模具、铸型等)的测 量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尺寸摄影测量 dimension photogrammetry 采用摄影测量技术,利用软件提取被测量物体的三维坐标数据,进行点、线、面的几何计算与测量 数据的管 理分析,最终获得所测量物体的实际尺寸值。 3.2 标识点 identification point 标识点是表面覆盖有特殊反光材料的片状标记物。 3.3 编码点 encoded point 编码点是摄影测量中用来把数字相片影像连接迭合的标识点( 3.2)。 3.4 标尺 scaleplate 标尺是光学计量仪器的长度标准。 3.5 数模 digifax 使用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将由工程或产品的设计方案、正图、草图和技术性说明及其他技术图样 所表达的形体,构造成可用于设计和后续处理工作所需的三维数字模型 。 4 测量条件 4.1 测量环境应符合: a) 光线照度: 500勒克斯 ~2000勒克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FA 0106011 —2021 2 b) 温度:环境温度 5℃~40℃,铸件表面温度小于 40℃。 4.2 不具备摄影测量条件的铸件局部特征: a) 表面孔深径比≥ 3:1或表面凹槽深宽比≥ 3:1; b) 表面孔洞直径≤ 100mm; c) 封闭内腔、封闭孔、封闭槽等。 4.3 测量系统及辅助 材料包含: 照相机(像素不小于 2400万)、标尺、支垫物、数模、图像处理软件、标识点等 。 5 被测铸件的要求 应对铸件表面进行清洁,铸件表面应无油、脂、砂、锈斑及其他任何会影响测量的物质。 6 测量步骤 6.1 支垫 对被测量 铸件进行支垫,支撑点距离地面宜不小于 1.5m,支垫物应安全可靠。 6.2 贴标识点 6.2.1 标识点宜参照表 1给出的间距进行粘贴。 表 1 标识点间距 单位为毫米 类别 标识点间距 毛坯面 ≤300 加工面 ≤500 6.2.2 局部凹坑处 或局部形状突 变处可增加标识点。 6.2.3 测量过程中 应保证编码点不 发生移位和翘曲。 6.3 贴编码点 6.3.1 编码点宜 参照表 2给出的间距进行粘贴。 表2 编码点间距 单位为毫米 平面长度 平面编码点间距 圆角或棱角 编码点间距 <1500 100~300 100~200 ≥1500 500~800 200~400 6.3.2 测量过程中 应保证编码点不 发生移位和翘曲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FA 0106011 —2021 3 6.4 拍照 6.4.1 拍照之前将标尺放在距铸件 200㎜以内的位置,确保所拍照片至少有 5张含有标尺。 6.4.2 每张照片上应至少含有 1个标识点。 6.4.3 每张照片上编码点应 不少于 4个。 6.4.4 相邻照片上重合编码点应不少于 3个。 6.4.5 照片里的标识点和编码点应清晰,无变形。 6.4.5 拍摄距离应控制在 1m~6m。 注:拍摄距离指拍摄时操作者距铸件的距离。 6.4.6 拍摄标识点、编码点角度宜为拍摄光线垂直于 标识点,当现场环境受到限制时,斜视角度应小 于30°。 注:斜视角度为 实际拍摄光线与垂直于 标识点光线的夹角 。 6.5 数据处理 6.5.1 拍照后,把 照片导入图像处理软件,得出标识点对应的点状三维数字模型。 6.5.2 将点状三维数字模型与被测量物体的数模进行匹配拟合比对,得出被测量物体上测量点与设计 值之间的差值。 7 数据拟合方法 7.1 中心坐标法 7.1.

pdf文档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第 1 页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第 2 页 T-CFA 0106011—2021 铸件尺寸摄影测量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46:3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