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ndard library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团 体 标 准 T/WSJD 19.1 —2021 职业接触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全血中23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 Biological monitoring of occupational population — Determination of 23 elements in bloo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2021-09-14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发布 ICS 13.100 CCS C 5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9.1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 控制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春光、彭方达、冯洁、张华伟、张春民、刘君、代静、李海斌、霍宗利、刘 德晔、阮小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9.1 —2021 1 职业接触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全血中23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全血中 23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职业接触人群全血中元素铍( Be)、钛( Ti)、钒( V)、铬( Cr)、锰( Mn)、 钴( Co)、镍( Ni)、铜( Cu)、镓( Ga)、锗( Ge)、砷( As)、硒( Se)、锶( Sr)、钼( Mo)、 镉( Cd)、铟( In)、锑( Sb)、铯( Cs)、钡( Ba)、钨( W)、铊( Tl)、铅( Pb)、铋( Bi) 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T 295 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总则 3 原理 全血样品用 硝酸曲拉通溶液 稀释,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元素 铍、钛、钒、 铬、 锰、钴、 镍、铜、镓、锗、砷、硒、锶、钼、镉、铟、锑、铯、钡、钨、铊、铅、铋 ,以各元素离子化后的质荷 比进行分离和定性,测定各元素质荷比的计数值,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 4 仪器设备与耗材 4.1 涡旋混合器。 4.2 聚乙烯塑料管, 10 mL。 4.3 塑料容量瓶, 100 mL。 4.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具碰撞反应池。 5 试剂 5.1 去离子水( ρ≥18.2 MΩ)。 5.2 硝酸,ρ20=1.42 g/mL ,高纯。 5.3 曲拉通,分析纯。 5.4 标准储备溶液:铍、钛、钒、铬、锰、钴、镍、铜、镓、锗、砷、硒、锶、钼、镉、铟、锑、铯、 钡、钨、铊、铅、铋单元素标准溶液或混合标准溶液。 5.5 内标标准储备溶液:钇( Y)、铑( Rh)、镥( Lu)单元素标准溶液或混合标准溶液。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9.1 —2021 2 5.6 硝酸溶液, 体积分数为 0.5%。 5.7 稀释剂:用硝酸溶液将 TritonX -100稀释成浓度为 0.01%(v/v)的溶液。 5.8 标准应用溶液:准确 量取一定量的铍、钒、铬、锰、钴、镍、镓、锗、钼、镉、铟、锑、铯、钡、 钨、铊、铋单元素标准溶液或混合标准溶液至 100 mL容量瓶,用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 为 0.01 μg/mL 的混合标准应用溶液;准确 量取一定量的钛、砷、锶、铅单元素标准溶液或混合标准溶液至 100 mL容量瓶,用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0.10 μg/mL 的混合标准应用溶液;准确 量取一 定量的铜、硒单元素标准溶液至 100 mL容量瓶,用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1.00 μg/mL 的 标准应用溶液。 5.9 内标标准溶液:准确 量取一定量的钇、铑、镥单元素标准溶液或混合标准溶液至 100 mL容量瓶, 用硝酸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浓度为 10.0 μg/L 的内标应用 溶液。 5.10 调谐液:与仪器型号匹配的调 谐溶液。 6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依据GBZ/T 295 进行全血样品采集和运输。样品在 4 ℃和-20 ℃条件下均可稳定保存 14 d。按照全 血样品采集方法采集去离子水作为样品空白,与样品一起运输和保存。 7 分析步骤 7.1 仪器操作参考条件 a) 射频功率: 1600 W; b) 冷却气流量: 18 L/min; c) 载气流量: 1.02 L/min ; d) 辅助气流量: 1.2 L/min ; e) 蠕动泵转速: 20 r/min; f) 测定模式: 铍、钛、锰、钴、镍、铜、镓、锗、硒、锶、钼、镉、铟、锑、铯、钡、钨、铊、 铅、铋在标准模式下测定;钒、铬、砷在碰撞模式下测定,碰撞气为氦气; g) 内标:钇、铑、镥作为内标元素,在线引入内标,各元素的内标见表 1; h) 测定质量数:各元素的质量数见表 1。 表1 各元素质量数和内标元素 待测元素 质量数 内标元素 待测元素 质量数 内标元素 铍 9 钇 锶 88 钇 钛 47 钇 钼 98 钇 钒 51 钇 镉 111 铑 铬 52 钇 铟 115 铑 锰 55 钇 锑 121 铑 钴 59 钇 铯 133 铑 镍 60 钇 钡 138 铑 铜 63 钇 钨 184 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9.1 —2021 3 表1 (续) 待测元素 质量数 内标元素 待测元素 质量数 内标元素 镓 69 钇 铊 205 镥 锗 74 钇 铅 208 镥 砷 75 钇 铋 209 镥 硒 82 钇 7.2 仪器调谐 开机点燃等离子体,仪器预热约 30 min,用调谐液进行质量校正和分辨率校验,使调谐液所含元 素的灵敏度、精密度、质量轴、峰宽以及氧化物干扰和双电荷干扰满足仪器使用要求。 7.3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与测定 取5只10 mL塑料容量瓶,分别准确 量取一定量的标准应用溶液至容量瓶,用硝酸溶液逐级稀释配 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系列溶液,各元素参考测定范围见表 2,测定范围根据尿液样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确 定。 参照仪器操作条件,由低到高浓度测定标准系列溶液,以各元素计数值与内标元素计数值的比值对 相应的浓度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表2 标准曲线参考浓度范围 元素 浓度范围 /(µ g/L) 铍、钒、铬、锰、钴、镍、镓、锗、钼、镉、铟、锑、 铯、钡、钨、铊、铋 0.1~5 钛、砷、锶、铅 0.5~10 铜、硒 0.5~50 7.4 样品处理与测定 将全血样品放至室温,摇匀,准确量取 0.50 mL全血样品至聚乙烯塑料管中,用稀释剂稀释并定容 至5 mL,充分混匀,待测。 准确量取 0.50 mL样品空白至聚乙烯塑料管中,同样品一起处理,混匀,待测。 用测定标准系列溶液的操作条件测定样品和样品空白溶液, 测得的样品信号值减去样品空白信号值 后,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待测元素的浓度( μg/L)。 若全血中待测元素浓度超出测定范围,应重新取样加大稀释倍数后测定。 7.5 样品测定质量控制 实验应在洁净区域进行,避免外界环境引入污染;采样容器和检测器皿、实验试剂、样品空白、检 测过程质量控制等应按照 GBZ/T 295 的要求进行。 8 结果计算与表述 8.1 按式( 1)计算血中各待测元素的浓度 f=0 …………………………………………………… (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WSJD 19.1 —2021 4 式中: ρ——全血血中各待测元素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 μg/L); ρ0——由内标标准曲线得到的待测元素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 μg/L); f——样品的稀释倍数。 9 说明 9.1 各元素的方法检出限、方法定量下限、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见表 3。 9.2 本法中的内标元素和内标溶液浓度均为推荐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如职业接触内标元素时,本内 标不可用,则可选择全血中未检出且与待测元素质量数相近的其他元素作为内标,内标溶液的浓度应与 待测元素浓度相匹配。 9.3 本法中针对不同元素采取的测定模式均为推荐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所使用仪器的特点对 所测定的元素选择合适的测定模式。 表3 方法的性能指标 元素名称 方法检出限 µ g/L 方法定量下限 µ g/L 批内精密度 % 批间精密度 % 加标回收率 % 铍 0.01 0.05 0.9~4.1 2.5~11.0 81.4~106.7 钛 0.05 0.18 2.3~4.6 3.2~7.4 78.9~105.3 钒 0.08 0.26 1.3~4.8 3.5~9.1 76.8~119.2 铬 0.09 0.28 1.8~6.9 4.7~9.9 89.2~109.6 锰 0.08 0.26 0.4~3.4 2.4~4.5 76.7~104
T-WSJD 19.1—2021 职业接触人群生物监测方法 全血中 23 种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43:0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86.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19472.2-2017 埋地用聚乙烯 PE 结构壁管道系统 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pdf
T-GZBC 36—2020 广东省健康医疗数据脱敏技术规范.pdf
GB-T 34178-2017 光掩模石英玻璃基板.pdf
T-GDAEPI 01—2019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服务规范.pdf
GB-T 31501-2015 信息安全技术 鉴别与授权 授权应用程序判定接口规范.pdf
GB-T 34590.1-2022 道路车辆 功能安全 第1部分:术语.pdf
GB-T 19002-2018 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16应用指南.pdf
T-CEC 677—2022 电化学储能电站接入电网继电保护配置技术条件.pdf
GB-T 29453-2012 煤炭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pdf
GB-T 35190-2017 海水中碘-131的测定 β计数法.pdf
GB-T 39842-2021 集成电路 IC 卡封装框架.pdf
T-HSCA 001—2018 体育场馆钢结构检测与鉴定规程.pdf
T-ZSA 37—2020 移动智能终端密码技术政企应用指南.pdf
T-CI 154—2023 深度学习驱动的智慧交通数据挖掘预测技术规范.pdf
HJ 91.2-20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pdf
GB-T 6892-2015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pdf
DB23-T 3649.8—2023 政府网站建设管理规范 第8部分:集约化平台运维 黑龙江省.pdf
CSA 物联网安全控制框架(第二版).pdf
DB31-T 1408-2023 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 上海市.pdf
ISO27002-2022中文版.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86.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